被休,但成为女帝(331)
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可若非亲眼得见,又有谁会知道,成千上万的尸体陈于战场,究竟是副怎样震撼而又可惧的场景?
朝阳灿烂辉煌,仿佛带着人间的一切希望,可其下笼罩的,却是无数再也无法发出声息的烈士尸体。
将士们很快有序而沉默地行动起来,快速地收拾战场,将武器与遗物归类放置,尸体则按照军规,分类火葬。
偶有几个重伤未死的北府军士兵,被负责检查的军医发现,周遭便会响起一片欢呼,在这沉默的一隅,显得分外醒目动人。
人头攒动的战场上,何冲与郗途遥遥对视,似是有千言万语要说,但同时又深深地明白,此时还并非能够互诉衷肠的时机。
两人驱动战马,相向而行,很快便聚到了一处。
时间紧迫,他们内心有太多的感叹来不及说,最终只异口同声地说出了“峡山”二字。
何冲憨厚地摸了摸后脑勺:“将军放心,我这就带人去峡山口,势必不让北秦人越过峡山一步。”
郗途虽不忍心让远道而来的援军再次奔驰,可却知道没有更好的办法,最后只能恳切地说出一句“拜托”。
何冲与高权等人一样,都是郗照北府旧部后人,曾一道在北固山的庄园中操练数年。
他们和刘坚一起,度过了最为肆意的少年时光,纵使彼此间少不了意气之争,可却仍是比亲人更亲的存在。
何冲不能想象,向来立志建功立业的刘坚,在峡山口那最为艰难的战场上,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他虽一直不服气刘坚独占鳌头,可却也佩服他的本事。
若是刘坚死在峡山,那他,那他——
“不!”何冲摇了摇头,不愿再想下去。
他迅速集结出一支五千人的队伍,朝着峡山飞驰而去。
然而,当他到达的时候,峡山口的战争也已到了尾声。
何冲拼尽全力,带人端了峡山口外的北秦大营。
可就在他恨不得与刘坚浮一大白之时,得到的却是刘坚已然牺牲的消息。
那张紫赤的面容,此时此刻,只有死板而冰冷的青白之色。
即便心中早有猜测,何冲还是震惊地流下了眼泪。
他无法相信,刘坚就这么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这一去,成就了他自己的千古名声,可却将毕生的痛苦留给了他们这些故人。
何冲痛苦地坐到地上,捂着面颊无声痛哭。
到了下午,寿春附近狂风大作,吹断了不少树木的枝干。
噼里啪啦的雨点,在呼号着的阵阵风声中,随着乱飞的树枝与砂砾落到地上。
收拾战场的工作已基本结束,两处战场上的将士们,都沉默地看着这瓢泼大雨,觉得整颗心都被雨冲刷得空荡荡的。
十月原非多雨的季节,可这雨却来得又猛又烈,仿佛天公也在为英灵垂泪似的。
对于一场战争而言,最令人悲恸的时候不是战中,而是大战结束、意识回笼之后,当所有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冷不丁却有人忽然想起牺牲的将士。
于是回忆中战场上所有横七竖八躺着的尸体,一瞬间都变成了催人泪下的哀歌。
战后的江山寥廓、长空万里,才是最为萧条的场景。
同一个青山的意象,高兴时,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青山意气峥嵘,为我归来妩媚生”,何等地意气风发。
失意时,则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是“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何等地孤寂凄凉。
此时此刻,这片连绵的山脉,对于北府军的将士们而言,则是“怅高山流水,古调今悲”,是“海水连天凝望远,山风吹雨征衫薄”,仿佛就连这大雨都是因失去知己失去同袍的将士们而有意落下。2
所有人都明白,从今以后,有许多许多的兄弟,将再也不会出现在自己眼前,不能与自己一道练兵习武、嬉笑打闹。
时光也许能冲淡一切,可此时此刻,对他们而言,刀枪上照射出的面容,水坑里映出的倒影,仿佛都带着牺牲将士的面孔,让他们于恍惚之中更生心痛。
或许并不该痛,因为对他们所有人而言,都早已做好了为北府出征、为北府牺牲的准备。
可是,自己心甘情愿去死,和看着别人惨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他们中的一些人,会不由自主地去想:为什么死的不是我?如果我再多杀几个人,他们是不是就不会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