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但成为女帝(259)
朱肖懵懂地摇了摇头。
朱杭苦中作乐地笑说道:“你已学完了《毛诗》,岂不知‘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这句诗?”
“啊?”朱肖不明白朱杭为何突然提起这个。
“郑康成家中奴婢皆能读诗,康成曾惩罚一名辩解过错的婢女,将其曳于泥中。另一婢女见此情状,问此婢曰:‘胡为乎泥中?’婢女答曰:‘薄言往诉,逢彼之怒。’”2
朱杭说到这里,自己先笑了两声。
朱肖捏着拳头说道:“都到了什么时候了,您还说这些笑话?”
朱杭摇了摇头,自嘲地说道:“我说这笑话,岂非恰逢其时?这泥泞弄脏了我的衣衫鞋袜,可殊不知,早在二郎发兵的那一瞬间,整个朱氏,便已深陷泥潭之中了。”
他瞧了眼旁边将士懵懂的神色,弯腰为朱肖整理衣领。
朱肖正惊讶祖父为何如此,却听他压低声音,用仅能由他们二人听到的音量说道:“北府军纵然骁勇善战,可这些将士竟连如此简单的掌故都听不懂,更遑论处理政事、纵横朝堂。郗氏女郎绝非池中之物,日后定然会需要一群效忠于她的士人。阿肖,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郗氏女郎的行事,日后在朝堂上博得一席之地。如此,祖父便是在九泉之下,也能够安心了。”
那股陌生的不安,再次萦绕在了朱肖心头,他惶恐地与朱杭对视,清楚地意识到,冥冥之中,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正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在祖父的主动推进下,极速地酝酿着。
第147章 触柱
两日后, 司马恒带着朱杭,并朱氏所有成年男子,在建康渡口下船,瞄准了上午廷议的时机, 直直地冲进台城鸣冤。
江左从未有过公主闯入太极殿的先例, 可司马恒来势汹汹, 被禁军拦住后,竟高声大喊:“陛下, 臣有冤屈, 不得不诉!臣居吴兴养疾, 可世族却纠合徒众,发兵来攻,臣险些命丧他乡, 再不能得见天颜。如此藐视天家之举, 还请陛下从重处置, 以彰天威啊!”
周遭的禁军与宫侍听到这话,无不暗中传递眼色。
一个内侍急冲冲地跑出来, 弯腰对着司马恒劝道:“公主, 太极殿乃是圣人议事之所, 您若有苦楚要诉,不妨去与皇后娘娘说道说道,陛下下朝之后,便过去为您做主。”
司马恒冷哼一声,一把拨开拦在面前的禁军。
“我难道不是天家的公主?吴姓世族发兵杀我, 难道不是形同谋逆?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难道还上不得太极殿吗?”
她带着朱杭,风风火火地朝殿内走去:“你们可看好了, 我二人不带刀兵,只是想入殿鸣冤,尔等若再拦,我便只好自裁于此,好教圣人给我个公道了。”
“您这是什么话?哪儿就到了这样的地步呢?”内侍瞪了眼不再动作的禁军,小跑着跟在司马恒的身后,“您三思,这太极殿可不是什么寻常地方啊!”
说话的工夫,司马恒已走进殿中,郑重地行了个大礼:“陛下容禀,会稽陆氏寄居建康,对着陛下慷慨陈词,声称要竭力效忠,可暗地里却潜入吴兴,教唆吴兴张氏家主张敏之与朱氏二郎纠集部曲,强攻北府军,丝毫不顾臣也同在府衙之中的事实。以至于臣麾下护卫,死伤甚众,臣也因受惊的缘故,至今夜不能寐,神思恍惚。”
吴兴发生动乱的消息,已于昨日传至建康,台城君臣默契地搁置此事,想等尘埃落定之后,再坐收渔利,可司马恒却因急着在郗归跟前立功的缘故,绝不肯给他们这个机会。
她如泣如诉地陈说着乱军的暴行,最后含泪总结道:“陛下,臣乃司马氏皇女,北府军乃奉命东征的天子之师,可陆、张、朱三姓世族,却不管不顾,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臣恳请陛下,为了天家颜面,为了江左太平,诛此逆臣,以正视听。”
圣人冷笑着看向司马恒,心知这个任性自私的公主,已然倒向了高平郗氏一边。
他气得连连咳嗽,根本无法想象,就连与郗归有仇的皇室之人,竟也被北府军笼络了去,直截了当地在这太极殿上逼他行事。
象征尊贵的帝王冕旒因愤怒而晃动着,其后的神色愈发晦暗不明。
圣人的拳头捏紧又放下,最终挟着威怒说道:“庆阳,此事非同小可,不可依你一面之词而定罪,你且先回去,咱们从长计议。”
可司马恒却并未答应。
她站起身来,视线缓缓扫过周遭的群臣:“吴姓世族向来不满侨姓世家把持朝堂,可笑你们一个个自恃聪明,却根本没有意识到,将三吴世族引进建康,会带来怎样的灾难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