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番外(98)

作者:席祯 阅读记录

“嬷嬷,外头什么事?”

“王妃,您带来的那叫什么水车的东西安装好了。”

冯嬷嬷中途去看了一眼,被架起来的高大水车震撼得不轻,说的时候眼底仍难掩激动。

她此前一直琢磨不明白:王妃怎么会喜欢种地?

这要搁京中,怕是会成为王府的笑柄。身为王妃,堂堂瑾南王府的主母,理该……

冯嬷嬷想了想京中那些有头有脸贵妇们的日常,似乎都是镇守后宅跟拈风吃醋的妾室明争暗斗。

可瑾南王府迄今为止没有侧室,王爷每次从外头回府,都是第一时间奔主院看王妃,与王妃探讨最多的便是耕种之事。

这么一想,自家王妃喜欢种地也没什么不好。

冯嬷嬷自此刻起,不再动不动拿京中那些贵妇的行事作风、苦口婆心地劝王妃了。

徐茵听嬷嬷说水车已安装好,迫不及待过去看。

王伯等人正围着水车看稀奇,见她过来,连忙上前询问:“王妃,可是能用了?”

“嗯。”

徐茵教会他如何控制电动机,让他摁下了开关。

水车随之缓缓运转起来。

随后,一个个水斗装满河水,被逐级提升,到最高位置以后,水斗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顺着渡槽汩汩淌入需要灌溉的田地。

整个过程无需人力操作。

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开和关,或者是调节快慢。

人从挑水灌溉中解放了出来,加上曲辕犁也在推广,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开垦荒地。

佃农们再一次看呆了。

第72章 作精女配选择种田(22)

“嚯!”

竟然不需要人力就能一圈接着一圈、不知疲倦似地自动转起来!

事先挖好的沟渠很快集积起了水,水顺着沟渠哗哗往里淌,绕着田地围了一圈。

“等稻田需要放水时,沟渠开个缺口,就能放水入田了。”徐茵对王伯说道。

王伯和其他人一样,还没回神呢,两眼发直地看着水车工作。

徐茵哑然失笑。

转头看了眼丰收后的空稻田,放水解放了人力,下季稻可以试试稻花鱼、稻花蟹了。

她此前问过燕恪瑾封地的一些禁令,除了封地主不得干涉朝政以外,倒是没说不能买地建庄子。

她便打算把无主的荒地都买下来,因地制宜开发。

能开成良田,就种水稻、小麦,水稻田还能养鱼、养蟹。

有朝一日,让南蛮也成为人人向往的鱼米之乡。

开不成良田的地也不用慌,那不还有番薯、土豆这些高产粮种嘛。

沙田等劣等地,就种西瓜。

要是连这些都种不成,就留着建工坊、开工厂。

等南蛮境内的居民多起来,肯定要建房子,等水泥产量提上来,就建高楼大厦。

蓝图很美,但还需要努力。

眼下,只有王府庄子有水车,想要推广,还需要时间。

不过高产种子可以先分发下去。

“王伯,碧梗米产量太低,你带点回去尝个鲜,稻种就不必留了。”

这么低的产量,在饭吃不饱的年代,没有推广的必要。

带回去给王爷尝尝,他若喜欢,以后每季种个一两亩留着自己吃就行了。

其他五种米,她各要了五十斤,其余的让王伯收起来。

“这三种产量高的珍珠米、胭脂米、盘锦米,王伯你收好,留做下一季的稻种。若庄子里种不完,也可与周边村落做交换。越来越多的人种这些高产水稻,咱们南蛮百姓,迟早有吃饱的一天,您说对吧?”

“王妃说得极是!”王伯激动得老泪纵横。

想不到有生之年,还有希望看到家家户户都吃饱的一天。

徐茵一看他要带着一众佃农下跪磕头,连忙扶住了他。

“您不必如此。我不过是凑巧买到了这些高产种子。对了王伯,长粒香和糯米,产量还是不够高,暂时不必费力推广。周边村落的人愿意换,就换些给他们,不愿意就留着咱们自己种。”

不过她相信还是会有不少人愿意种的。

尤其是糯米,包括粽子在内的诸多点心,都需要糯米来做。

其他稻种更是不愁,只要一宣传这批稻种的亩产,绝对是哄抢的待遇。

待附近村庄都种上了高产种子,徐茵会组织人来收购,高出市价的收购价,想必会有不少人愿意卖。

收来的稻种,再拿去其他郡县交换……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南蛮境内全都改种上高产种子。

这么做看似会损失不少银子,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老百姓吃饱了,就有精气神来工坊打工,工坊人手充足了,她才能赚更多的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