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番外(634)
所以我觉得,咱们与其把时间浪费在不擅长、编了也可能很长时间卖不出去的竹器上,不如大家整合一下,方力嫂和春梅阿姨两家只编竹篮,丽华姐家只编笸箩,雪芬阿姨、凤梅嫂子两家负责饭罩、斗笠……各位觉得怎么样?”
当然好了!
大伙儿一致同意。
编了也卖不出去,那还编什么呀!不如多编几只卖得出去的。
收到第一笔来自网店的货款,而且远超她们的预期,众人心头火热得很,纷纷表态:
“茵茵,我们都听你的!”
“对!我们听你的,你让我们编啥就编啥!”
徐茵笑着点点头:“行!那就这样说定了!交货的时间,你们看着方便就好。反正我这里,以后长期收货。但我也有言在先:品质必须得过关。”
“放心放心,我们都知道的!”
“肯定的!质量这东西,搁哪儿卖都是第一位的!”
“就是说咯!我们一定精心精心再精心!绝不扯茵茵你的后腿!”
大伙儿散了之后,冯翠琴既欣慰,又忐忑:“茵茵,你说大家尝到了赚到钱的甜头,这以后要是哪天没生意了或是卖出去的少了,会不会怨我们啊?”
“不会的。我这里不过是给他们多提供了个销售渠道。他们愿意的话,照样可以挑去外面卖呀,又不矛盾的。”
“也对!”冯翠琴想了想,似乎想通了,“那咱家以后就不需要编篮子、笸箩了?都让给他们编了?”
“对!爷爷要编花式竹帘,爸有竹编画,以后我还想让他们编几组屏风,暂时没空接这些小订单。以后有空了,他们想编,也是编有图案、价格翻几倍的。”
听女儿这么一说,冯翠琴彻底松了口气。
尽管女儿一再强调,产品越丰富网店生意只会越好,可眼瞅着被村里这么多人家分去订单,又担心会不会影响自家生意。
眼下她没这个烦恼了。
心情一好,就把家里家外打扫了一遍,完了又上山把竹屋清扫了一遍,墙壁、家具擦得一尘不染,然后换上一套全新的床上用品和洗漱用品。
客人马上就要入住了,可不能让人家有六万块钱花得不值的感觉。
还有一日三餐的菜单,冯翠琴也在挖空心思地想。
尽管女儿一再强调,自家吃什么客人就吃什么,不需要额外做。
可自家又不是每天大鱼大肉,经常是四道素菜、一道汤,食材不是山上挖的笋、采的菌,就是后院种的菜。
偶尔一顿还说得过去,要是三天两头拿这些招待客人,人家不会有意见吗?
见女儿没心没肺的,平时干什么,现在依然干什么,好像真打算自家吃什么客人也吃什么,冯翠琴心里那个发愁啊。那可是六万块的客人诶!
好在入秋后,溪坎里的小鱼小虾肥了不少。
下游放个鱼篓,运气好,能截胡似的捞到一些。
第444章 假千金退圈种田(27)
徐茵见她妈最近经常起大早拿了个鱼篓出门,捞回来的鱼虾也不吃,就养在水缸里,说攒着,到时候招待房客。
不禁扶了扶额:“妈,人家喜不喜欢吃鱼虾、能不能吃、吃了会不会过敏都不知道,你就准备好了啊?”
“啊?吃鱼虾还会过敏啊?”冯翠琴吓了一跳,“那怎么办?”
“凉拌!咱家自己吃呗!今晚就可以烧来吃。”
徐妈:“……”
你老实说,是不是嘴馋了想吃?
冯翠琴一脸狐疑地瞅了女儿好几眼。
徐茵:“咳,明星忌口很多的,有可能他能入口的还真就只有我们后院种的菜。”
“真的?”
徐妈心说:我怎么那么不信哪!
“当然了,我以前也是明星,我会不知道啊?”
“你以前真是明星?”
“……”
合着她亲妈从来没信过?
算了算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妈你别忙活了,他要是能吃而且喜欢吃,来了以后再抓也来得及,我有鱼虾最喜欢的饵料,保管一抓一个准。”
冯翠琴这才没再起大早去溪坎下游放篓子。
这天,一辆通体纯黑的保姆车,缓缓驶到青竹村。
驶到丁涛说的路口就开不进去了。
陆超下车绕到后备箱,取下一个大号的行李箱,不放心地又问了一句:“老傅,真不用我陪你住几天?”
“不用。”傅寒瑾伸手接过行李箱,沿着小助理一再夸赞的蔷薇篱笆道往苍翠的竹山脚下走,“你回去吧。公司里的人看不到你,会猜不到我不在市里?”
陆超叹了口气:“那也等我陪你办了入住再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