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番外(58)

作者:席祯 阅读记录

“啥时候去卖?”

“割完早稻吧。你爹看过了,现在熟的还不多,等收完稻子差不多就都熟了,犁完地肥田的时候,拉去收购站。到时候你舅也会来帮忙。”

徐茵点点头:“我抽时间去农场问问于师傅,要是能借来拖拉机,犁完地顺便拉趟西瓜,省的推板车了。”

徐母一听亮了眼睛:“要能借来拖拉机就太好了!那你什么时候去?去的时候记得提上几个西瓜。”

徐茵想了想:“要不明天早上?尽量早点回来,不耽误咱家收鱼。”

“依我说等收完鱼去吧,顺便再提几条鱼过去。”徐母对愿意出借拖拉机的于师傅好感爆棚,送起礼来也毫不吝啬。

徐茵自然没意见。

“妈,这是嫂子给你和爹做的新鞋子,还有新衣服。对了,她还收拾了一个大包裹,都是桐城那边的特产,可惜路上时间长,我哥担心我拿不了,办了托运,得过两天才到。我这次去呀,着实让嫂子破费了。”

“那是应该的。”徐母对儿媳妇向来苛刻。

但和以前比,现在的态度算是很好了,至少不会动辄脏话连篇地骂儿媳妇了。

徐茵把包里的东西一一拿出来。

“这是桐城那边有名的点心,我带了两盒,回头给外婆也送一盒去。这是给您冬天抹手的绵羊油、这是给爹的酒和茶叶、这是给舅舅的……”

都是些零散的吃食和用品。

至于成卷的羊毛、羊绒线、布匹以及好几只酱鸭、火腿、羊肉干,都随包裹走了托运。

徐大嫂也托她给娘家捎了些东西,去拿包裹时顺道去趟后海村,除了送东西,还要收点货寄去桐城。

徐母归置好东西,“我去喊你爹,顺便带个西瓜回来”,说完就出去了。

徐茵探头看了眼,抿嘴偷笑。

心说娘啊,你走错路了,爹在西瓜地,和村口截然相反的方向。而且去地里怎么还换上新衣服、新鞋子了呢?摆明是去炫耀的,啧!

……

当晚,老徐家剖了个大西瓜。

果然如徐母说的,黑籽红瓤甘甜多汁,比后世的大棚瓜好吃许多倍。

徐茵没留意就吃撑了,靠在躺椅上半天不想动:“咱家这瓜卖给收购站亏了。”

收购站都是统一收购价,按斤收瓜,瓜好瓜差基本都一个价。

想了想,提议:“要不,咱拉去居民区卖。天热,买瓜的人想来不会少。”

“能行吗?”徐母的思想依旧停留在过去,一听私人贩卖,总担心被抓。

徐茵就把桐城那边的地摊行情说了说,末了道:“妈,咱这边摆地摊的也有,只是咱们不知道罢了。”

徐母拿不定主意,看向徐老爹:“孩子爹,你说呢?”

“就听闺女的吧。”徐老爹说。

这么好的瓜,他这辈子也才第一次种出来,统一价卖给收购站,的确有点不甘心。

“那就这么说定了。”徐茵拍板,“明天收完鱼,我去找于师傅借拖拉机。”

次日,老徐家开始给稻田泄水收鱼。

四亩水田,也就一亩养着鱼,很明显,这一亩的稻子稻穗结的比另外三亩要饱满。

徐茵说这就是稻花鱼的功劳。

徐母再一次后悔,当初没听闺女的多养点鱼,不仅这一亩多养几条,其他三亩田要是也养上稻花鱼,那今年可真叫大丰收了。

第43章 八零极品小姑子(43)

后悔的何止徐母。

全村人都在后悔。

如果说,先前看到其他几家收获了一批均重六七两的稻花鱼羡慕居多,后悔少许;

那么,今儿看到国顺家不仅收获了一条三斤重的鱼王,还有一亩比任何人家都要沉甸甸的饱满稻穗,那后悔有如排山倒海,捶胸顿足也无法排解,恨不得时光倒退回到春耕时。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想要鱼米双丰收,只能等下一季。

“国顺啊,下季我家也打算养稻花鱼,到时候哪里不懂来请教你啊。”

“国顺叔,你家这鱼咋养的?怎么能养的这么好!条条活灵活现,除了鱼食,还有别的要注意的吗?”

男人们围着徐老爹,妇人们拉着耿金花。

“金花嫂子,你福气真好,儿子儿子那么出息,闺女闺女这么聪明。”

“金花婶,你家割稻还缺人吗?我来帮忙。”

“对对对,我们来帮忙。”

“……”

徐母拒绝了,割稻子的人手她早就请好了,和去年一样。

“那插秧我过来帮忙。”

“我也来。插完秧是不是就要放鱼苗了,金花嫂,你家鱼苗订好了吗?”

徐母先前总感觉自己忽略了什么,这一刻终于想起来了:完蛋!鱼苗还没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