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番外(4167)

作者:席祯 阅读记录

至于私人停机坪,包括直升机停机坪,已在规划蓝图里设计进去了,除了方便他们一家出行,主要是考虑到日后的医疗急救。

本来就兄妹俩在谈,这不村长带着村里一众感激涕零的老人来给徐诚毅送行,听到了这番对话,欣喜若狂。

“诚毅你要给我们这里捐建高铁?”

徐诚毅连忙解释:“我是有这个想法,但能不能审批下来还不一定。”

但大家像是没听到这句话似的,全程沉浸在高速铁路不久要通到他们镇上的好消息。

徐诚毅前脚提着父老乡亲们送他的蔬菜瓜果等心意离开,后脚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似的,飞遍了全村。

没多久,外围的村子,包括镇上的居民都听说了这个消息。

大家奔走相告:

“我听桃李村的人说,徐老的孙子要给村里捐钱建高铁,能从省城站直通我们这里。”

“啥?我们这里要通高铁了?真的假的?”

“我的天!是真的吗?那以后我们要出远门,不用三转四换地花老半天去火车站了?”

“那高铁要是开在我们家门口,我家那破房子岂不是成旺铺了?”

“旺铺哪有拆迁赚啊!我就盼着我们家那房子能被高铁部门征用拆迁。”

“……”

耳聋眼花的老一辈人不知道高铁是什么,追着问:“是火车吗?我们这里要通火车了?”

“差不多差不多!但高铁比火车快多了!比小汽车在高速上咻咻跑还快!”

这个消息从村里飞出去,到镇上、县城转了一圈,又飞回桃李村,就像老旧电脑升级似的,更新了好几个版本。

徐茵听到的版本是这样的:城北郊区要建高铁站,站台设在桃源镇,沿途田地、民房都要被征用拆迁,拆迁补偿金高的能达好几百万。

当真是传得有鼻子有眼。

徐茵听完小陶的转述,哭笑不得。

看吧,谣言就是这么来的。

好在徐诚毅不是随口说说,是真想促成这件事,回去就在跟相关部门洽谈了。

否则还真有点不太好收场。

合同签好后,桃李村的村民就盼着养老园开工了。

徐诚毅没让大家失望,当月就派建筑队带着机器设备以及出自首都名设计师的图纸来了。

他们首先要建的是第一期养老公寓。

地址位于桃李村西山脚下,因为开阔,中间又隔着蛮大一片农田,倒是不影响村民们当下的生活。

徐茵住在山腰,就更不受影响了,连噪音都传不到这里。

她也拿到了堂哥发给她的最终定稿的设计图,这里头,融合了她和堂哥各自的想法。

看得出来,堂哥支持她建养老园,主要目的是出于调养她的身体。

只要是她想要的,他都尽力帮她完成,所以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医疗到位、生活舒适。

而她的出发点是契合系统发布的任务:休闲养生、科学养老。

既然主题是“生命、生态、生活”,休闲也离不开生态。

而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亲密接触的休闲无非就是茶园慢步、果林采摘、菜园观光、鱼塘垂钓、生态养殖这些。

整座养老园就按这五块分布,茶园脚下盖一座炒茶体验馆、休闲品茶长廊;

果林采摘单靠公路两边的果树远远不够,往两边辐射开,这边芒果园、那边樱桃林,春季赏花、夏季摘果,摘下来的水果一部分供养老园入住客户享用,一部分让大家在加工体验坊亲自制作果脯、酿成果酒带回去品尝;

东一块西一块的菜地集结起来,和鱼塘结合,构成生态农庄,垂钓、摘菜一体化。

比较麻烦是养殖,鸡鸭倒是问题不大,鸡放养在茶园里,鸭放养在鱼塘旁。麻烦的是牛羊猪。

桃李村没有足够的坡地养殖牛羊,不过可以向外围的村庄租借,桃李村隔壁的青山村,就有好几座小山头,承包下来,种上牧草,引几条溪流,再在山脚建一座农场,牛羊白天放养在山坡上,晚上回农场圈里。

猪也一样,不过得单独一个山头,让猪在核桃林里随心所欲地溜达。

五个区块之间修一条内部通道,中间通行观光车,两侧铺成游步道供人行走。

除了五个生态区块,还要盖接待中心、餐厅、医院、休闲活动场、园区公园……

这么一来,养老园的范围势必要扩大,一个桃李村装不下兄妹俩的想法。

徐诚毅不久派梁秘又来了一趟,考察了一下附近的村落。

周边的村子也都有自留山,有的和桃李村一样种着茶叶、农作物,有的就荒在那里。

像丰水村的山最近几年就一直荒着,除了给村民们提供点柴火和野菜,没啥收成。主要原因是他们村离镇上近,村里的劳动力都去镇上找活干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