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番外(39)

作者:席祯 阅读记录

其中有个同事老家就是海边的,在他感激万分的说辞中,透露过一句:他们家乡在搞渔业合作组织,凡是集资入股的都成了当地第一批万元户……

徐茵摩挲着下巴尖寻思:现在入股,没准年底就能分上红了。

徐母本来是死活不同意借钱给儿媳妇娘家的,可实在拗不过闺女。

最后气呼呼地抽掉床头墙洞的其中一块掩护砖,从里头掏出一个小饼干盒,打开里头裹钱的手绢,抠抠索索抽出几张。

“妈,这才多少啊。既然入股了就多入点,回头分红也多。”徐茵见手绢里钱不少,怂恿她娘。

有了剧情金手指,这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你个死丫头,尽想着这等美事,万一分红没有,本也回不来呢?”

“不会的,你要相信政府、相信政策!”

“……”

徐母捂了捂胸口。

再说下去,要得心脏病了。

话是这么说,最后还是把这些年大儿子寄回家、刨除用掉的津贴、奖金拿了出来,肉痛无比地瞪了闺女一眼:

“就这么多!再多没有!”

徐茵觉得也差不多了,再多要动到二老的棺材本了,那就不是她撒个娇能说服的了。

徐志年次日一早又跑了趟丈母娘家,说明白这滩涂养殖的钱是借他们的,渔船集资入股则是以老徐家的名义。

徐大嫂娘家人也不是那等胡搅蛮缠的人,相反,若非家里实在是穷得响叮当,也舍不下老脸问亲家借。

那大舅哥当天就陪着徐志年跑了一趟乡镇府。只是正月出头,人家公家单位也放假。

只好耐着性子又等了几天,确定乡镇府开门上班了,才又去了一趟,按上头的要求跑了几个地方,赶在办事人员下班前总算办妥了渔船集资入股的事。

交钱签字时,徐志年想了想,留了徐茵的名字。

回家和爹妈一说,徐母哼唧道:“还算你有点良心!”

徐志年:“……”

第29章 八零极品小姑子(29)

娘家有钱搞滩涂养殖了,徐大嫂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虽然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谁不希望娘家好呢?

这事归根结底是小姑子帮的忙,徐大嫂感激在心,趁正月里家里食材丰富,变着花样做给徐茵吃。

徐母拉长着脸嘀咕:“用老娘买的东西,讨好你小姑子,可真出息!”

徐茵听到了,笑得不行。

徐志年忙完这个事,就回单位了。等福利房正式分配下来再来接老婆、孩子,怎么也要等开春以后。

正月初十,徐建军带着俩陌生人来了老徐家。

“茵茵,这位就是我跟你提过的夜校机械班老师,这位是安教授,是我老师的老师,帝都来的。”

徐茵听完介绍,就明白了他们的来意。

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没想到这么快。

她意味深长地瞥了徐建军一眼。

徐建军被她看得头皮发麻,忙不迭拱拱手:姑奶奶我知错了。

当初他横看竖看都看不明白,想着县里夜校应该教这个,就去报了个班,课后还充好学生问老师,领到奖学金时还嘚瑟了一把,哪里想到这图纸竟然这么重要。

安教授两人此行前来,主要是想看看徐茵做出来的太阳能转电能自行车。

他们照着图纸,前前后后模拟了十几次,无一次成功,不禁怀疑徐建军的话是否含有水分。

图纸阐述的原理的确可行。

拿到图纸以后,上头也派人到徐家村暗访过,确实有个海外归来的高工曾在牛棚住过。

从其背景资料可看出,他在留洋那些年,的确发表过相关言论,只不过都是不成形的。

兴许是到了徐家村以后沉下心研发出来的成果?

只可惜,牛棚荒废多年,就算有价值的资料留了下来,如今也找不到了,除了这份图纸。

那还是村里一小姑娘捡石块时好运捡到的。据说捡到后拿去上交了,不过被当做垃圾退了回来。

查实后,相关人员已被处分,但这图纸说实话连他们这些专业人士照着都组装不出的东西,小姑娘真有本事搞得定?

她还只是个高中生吧?且还是教育资源相对贫瘠的乡镇中学高中生。

他们不免怀疑。

徐茵叹了口气,把堂屋里的自行车推出来,让他们自己看去。

“老师,我骑过,真的不用出什么力就能跑得飞快。”

徐建军本想给他们展示一下,结果六十出头的安教授,动作比他更迅速,接过车上去体验了一把。

然后上上下下看起来,并且指挥学生把他们带来的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以及改装所需的材料、工具统统从院门外搬了进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