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番外(2359)

作者:席祯 阅读记录

把徐茵说得哑口无言。

冯嬷嬷若是不提,她压根没想起孩子这茬事好吗。

实在是,这两年过得太充实了,几乎就没有空闲想怀孕、孩子的事。

当晚,她期期艾艾地问燕恪瑾,成婚两年,咋没见他催生?难道他就不想要个自己的孩子吗?

狗男人笑得意味深长:“本王问过御医,王妃看似弱柳扶风,但身子骨还算壮实,没怀上兴许是与孩子的缘分未到,毋须着急。”

“……”

特么的谁着急了!

燕恪瑾趴在她肩窝上,呼出的热气直喷她耳朵尖:

“王妃是否也想说,没有孩子打扰也挺好的?王妃说的‘二人世界’是否就是现在这样?”

“……”你想多了。

她错了!

她就不该挑起这个话题。

挑起以后……反正就从“孩子”这个话题,一下跳到了不可言说的“战场”。

次日起来,徐茵觉得自己像是被大卡车碾了一晚上,浑身上下哪哪都酸。

倒是狗男人,一脸的神清气爽,陪王妃用过早膳,就去了军营。

初来乍到,有不少事要忙。重中之重的火器营要尽早安顿、好开启正规训练。

徐茵回房补了个眠,再次醒来,已经晌午了。

嬷嬷进来说,万夫长家的女眷登门拜访,问她要不要见。

“见。”

正好了解一下燕关的生活现状。

归燕恪瑾管的万夫长有十人,这次来的女眷却只有四人。

另六名万夫长,要么还没成婚,要么将妻子留在家中侍奉公婆,并未随军。

好在这四人的女眷,随军好些年头了,对燕关不说了如指掌,但徐茵问的都能答上几句,倒也够她了解了。

“夫人有所不知,燕关能产粮的田地极少,大部分都是沙壤地,种什么都稀稀拉拉的,粮食得从内郡运过来。有时候运来的晚了,三餐不继、清汤寡水的日子真是种煎熬。”

“夫人要是看到本地人住的房子,恐会吓着。他们好多不造宅院的,随便找个山头挖石洞,还说什么冬暖夏凉。燕关城里宅院,大部分要么是咱们这样的随军家眷,要么就是内郡来这里做生意的。”

“夫人,妾身打从跟着夫君来了燕关,最不习惯的是用水太拮据。这里雨水少,当地百姓经历过往年的旱灾,心有余悸,哪怕不是旱季用水也很省。”

徐茵来之前,对燕关匮乏的物资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没想到现实情况比她预估的还要困难。尤其是水,这没法从南蛮或是沿途庄子上运啊!

她拼命回想,后世关于西北这片用水是怎么解决的?

南水北调?

长期规划可以,但要缓解眼前的困局,远水它解不了近渴啊。

毕竟凭后世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也花了十来年、耗资数千亿才实现通水,古代想要突破区域限制实现南水北调,何其艰难。

【叮——探索燕华西北区域,完成奖励该区域舆图一份。】

这时候,系统又给她发布任务了。

探索燕华西北区域?

这可比南蛮大多了,一大片广阔天地啊,任务难度不小,好在完成后相应的能量点奖励也不少。

徐茵送走几位女眷后,就着手安排人去考察。

没想到这一考察,无意间发现了一拨乔装打扮、潜入关内的鞑子。

起初,徐茵也以为是细作,没想到一审问,问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真相。

“啥?他们是来交易的?”

“嗯。”

燕恪瑾也有些哭笑不得,靠在椅背上拧了拧酸胀的眉心,他亲自审问了一晚上,却不想是这么个答案。

照理入关是要文蹀的,守关将领玩忽职守,已被他处理了,多半是燕恪珩的人。借着这机会整顿了军容军纪。

“……起初死活不肯说,后来一个家中有待产孕妇等着红糖的鞑子忍不住哭起来,才都招了。加上这次,已有两拨人先后乔装成关内百姓混入集市,用羊皮袄子、羊毛毡子、酥油等物换走了关外稀缺的糖、酱油、罐头还有细棉布……”

徐茵听着听着眼睛亮了起来:

“王爷,我知道怎样可以停止打仗了!”

第97章 作精女配选择种田(47)

之前她就说过,关外的鞑子为何每逢年关就要攻城。

因为缺物资!

如今燕关集市的物资随着她从南蛮以及沿途各郡调拨逐日丰富,鞑子们竟然都想到乔装成关内百姓混进来交易这个办法,可见他们其实也不希望打仗。

在青黄不接的日子,有充足的物资谁会喜欢打仗?即使是好战分子,首先也得吃饭不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