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番外(2291)
徐母提前回来准备做饭,却见饭桌上已经摆了满满一桌菜。
“这……茵茵,这是你做的?”徐母惊呆了。
她闺女会做饭?她怎么不知道?
“咳,我在桐城那阵子,跟嫂子学的。
“什么?你嫂子苛刻你了?一天三顿饭都让你做?”
眼瞅着有要冲去桐城找儿媳妇算账的架势。
徐茵哭笑不得:“妈,是我自己想学。这不,学会了在家还能做给您和爹吃。”
“可是……”
“哎呀可是什么呀!您洗洗手,我去喊爹他们来吃饭。”
“喊啥喊呀,他们把剩下的插完就回来了。”
徐母酸溜溜地看了眼桌上的菜,这一看,差点捂着胸口喊心疼:这败家闺女,一道肉菜还不够,居然上了三道!
“妈,咱家西瓜尾款收了五百。”徐茵笑眯眯地拿出钱。
“啪嗒……”
徐母手里的毛巾掉了。
第48章 八零极品小姑子(48)
一直到徐老爹领着众人收工回来,徐母才回过神。
“哎哟,我得去藏藏好。”
她猫着腰回屋藏钱。
徐茵忍不住笑,转身招呼众人:“爹、舅舅、舅妈、松伯、文叔,你们别站着呀,洗把手就坐下来吃。我还开了瓶酒,晚上喝点没事儿。”
徐老爹眼睁睁看着他闺女把桐城带来的好酒开了一瓶:“……”
心肝儿颤颤有点肉痛。
徐茵悄声对她爹说:“爹,咱家西瓜尾款今儿我领回来了,有五百呢。”
“多、多少?”徐老爹差点摔了茶缸,手抖得厉害。
“五百,加上前头的订金,两亩地西瓜咱卖了一千块。那一亩晚熟瓜,他们也说要的,到时候还有五百块进账。”
“哎哟喂……”
他乐了,一瓶老白干顿时不心疼了,招呼众人坐下吃。
“尝尝我家丫头的手艺。”
“看着就不错,茵茵真能干。”
耿舅妈特别捧场,她是真心觉得夫家外甥女是个能干人。
不仅书读得好,还有生意头脑。
耿舅舅乐呵呵地笑:“茵茵都成大厨啦,能做出这么多好吃的菜。”
“舅舅您还没尝呢,怎么就认定我做的一定好吃?”
耿舅舅心说:能不好吃么,这么多肉!
松伯、文叔是村里出了名的插秧能手,家里劳力多,十几亩水田不到一天就插完了,然后会给村里劳动力欠缺的人家帮忙,赚点辛苦钱。
帮工结束也会在东家家里吃顿晚饭,但像徐家这么丰盛的菜肴,还是头一次吃到。
这天回去以后,就跟各自的婆娘说了:
“国顺家真的不一样了。插个秧请吃饭,菜色比有些人家摆席都要好,你猜我们今天吃了啥?羊肉!过年都不一定吃得上,茵丫头居然买到了,整整一锅,那肉块,比土豆还多。”
那两家的婆娘听了能不羡慕么,不由怂恿男人:“要不,明年咱家也留几亩山地种西瓜?”
稻花鱼他们已经跟着养上了,但依他们观察,徐家最赚钱的应当还数西瓜。
没见人开着大卡车来拉,两亩地的瓜单订金就付了五百,后续说不定还有钱拿,这可比养鱼赚多了。
两家暗暗决定,来年跟着徐老爹种西瓜。
不过他们也知道,虽说西瓜他们村家家都会种,但论谁种得最好,那还数徐老爹。
吃过他家的瓜,都不想吃自己家种的了。
可这年头,但凡有点手艺的都是藏着掖着,谁那么傻平白教给别人。教会了别人难道让自己饿死吗?
于是,两家人想到了一处,选了个宜拜师的吉日,备了份厚礼,带着自个小儿子,来到老徐家登门拜师了。
当师父的,总不会不教徒弟吧?
两家几乎同时到达徐茵家,在院门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继而相视一笑。
同道中人!同道中人!
就是不知道徐老爹会不会答应收他们两家的孩子为徒弟。
徐老爹此刻在屋里陪老伴儿数钱。
虽然还没到年底,但从目前的进项看来,也称得上是大丰收了。
两亩地西瓜卖了一千块,这是大头。
四亩水田的早稻,除了稻鱼共生那亩田的谷子,因为这一亩稻谷颗大饱满,口感比普通早稻米要好。
于是一斤都不打算往外卖,留着自家慢慢吃,顺带给桐城的儿子托运了两百斤过去。
其余三亩的产出都卖给了粮站,收入二百一。
最后是两百多条的稻花鱼,卖了一百五十七,合计收入一千三百六十七。
四位数的年收入,徐母以前别说见过了,想都没想过。
况且,这还只是上半年的收成,接下来还有晚稻、晚熟西瓜、延秋蔬菜等着他们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