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番外(1374)
师父肯定是嫌他骑行速度不够快,漂移也还没学会,不愿意带他一起去。
回到家时,脸上还带着一丢丢怨妇般的委屈。
镇长没空安慰小儿子,倒是对他带回来的消息很是意外:“你说肖恩去南部考察牧牛场,打算开春养安格斯肉牛?”
“是啊,她一个人骑摩托车去的,都不带我。”
“啊哈!她估计是怕你吃不了那个苦。”
老子对儿子颇有些同情,但不多。
更多的是纳闷肖恩怎么会想到养殖安格斯肉牛。
“她难道不怕养不好赔本吗?”
镇长摩挲着下巴,寻思自己家要不要也跟着肖恩养几头肉牛?
他总觉得肖恩不会打没准备的仗。
她说要参加剪羊毛比赛,然后捧了个冠军回来;她想去蹦极,拿了笔赏金回来;她嫌过去的电动羊毛推子效率低,捣鼓了几天,发明了一款能耗小、效率高的电动羊毛推出来;她在美食会上烤全羊,助库克镇拿下了“美味小镇”的荣誉称号;她提出的三年规划、五年计划,对库克镇的发展十分友好……
如今她打算养肉牛,哪怕安格斯牛在这之前从来没在南部以外的地区养殖过,镇长依然抱有信心。
从目前看来,就没有肖恩办不成的事。
他家虽然以经营果园为主,但也有一小片草场,早年是羊圈,后来改成草垛仓库了,想养殖的话,只要把仓库门板一拆,即刻就能恢复成牛羊圈。多没法养,一两头还是可以的。
当即找妻子商量去了。
第981章 校草那拿了支票出国的初恋(20)
徐茵开了一天车,于当天傍晚抵达皇后镇。
冬季的皇后镇,街上比较冷清,徐茵找了家临街的旅馆,安顿好以后,舒舒服服地泡了个热水澡,换了身偏成熟的服装,刻意打扮得像个干练的女强人,才出去打听附近的牧场。
皇后镇的农牧场在乡下,离镇上还有不少路。
她找了家热气腾腾的牛肉馆,点了份胡椒牛肉汤配燕麦面包套餐,边吃边跟店主聊了几句。
闲谈间打听到一两家规模最大的牧场地址,肚子也填饱了,就回了旅馆。
第二天早上没去外面吃,拿了份系统仓库里的海鲜粥。
说起来,这里明明是海岛,可因为运输不及后世方便,库克镇那种环山小镇,想买到鲜活的海鲜也不容易,要么是干货,要么是冻品。
想着皇后镇离海近,办完正事去转转。
早餐吃得饱饱的,开着车跑牧场去了。
这里的牧场主都有些高傲,许是仰仗着安格斯牛,比其他地区的牧场主有钱很多,对比库克镇的居民要傲慢不少。
徐茵倒是不介意他们的态度,愿意卖她牛犊就行,她又不打算跟他们做亲戚、处朋友。
只要卖给她一批牛犊,公母都有,或是公牛犊搭配抱犊母牛,以后都不需要再问他们购买。
她没亲手养过牛,还能没亲手养过猪吗?六零年代,她可是被评上过全国劳模的养猪专业户!
配种技术万变不离其宗。
实在搞不定,花笔能量点买份册子学习,就不信繁殖不出优种小牛犊。
这些牧场主一开始不怎么乐意做这笔生意。
这可是安格斯牛,不是普通肉牛,打从苏格拉引进以后,就一直在南部养殖,卖给了中部牧场主,以后中部那边不问南部采购肉牛了怎么办?那他们还能像现在这么赚钱吗?
但徐茵开的价格高,让他们多少有些心动。
他们的妻子就说:“中部那边能不能养好安格斯牛还是个未知数呢,怕什么!现在先赚一笔,等来年中部那边养不好安格斯牛,不得照样来我们南部采购?”
牧场主一听有道理,就抬着傲慢的下巴,和徐茵做了这笔交易。
徐茵分别向这两个大牧场订购五十头牛犊,合计一百头。
第一年嘛,她打算稳扎稳打。
养个三百头肉山羊、一百头肉牛差不多了,再多她怕管不过来。
不过话说回来,低密度放牧才是真正的生态养殖嘛。
她要么不养,要养就养高品质的肉牛肉羊。
可由于牧场主说什么都不肯卖她抱犊母牛,所以这一百头牛犊里,有二十头是秋天出生的母牛犊,比公牛犊年龄大一些。毕竟她订购的公牛犊有些还在母牛肚子里呢。
八十头公牛犊,开春养起,到冬天就能出栏。但她不打算全部出售,还要留几头和母牛配种,那二十头母牛犊就是留着繁殖用的。
当然,抱犊期还可以收获牛奶。
据说安格斯牛的产奶量还是蛮高的,泌乳期能产七八百公斤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