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番外(132)

作者:席祯 阅读记录

这就对了嘛!

仗有什么好打的呀,不如一起赚钱养家呀。

考虑到关内关外对物资的需求量不会少,徐茵干脆敞开了收购,不拘品种数量,有多少收多少。

什么山货、药材、野果、野味……统统收!

耐放的直接打包托镖局运送,不耐放的譬如野果、野味,先拉到工坊制成果酱、肉酱后再运送。

如此一来,南蛮的百姓高兴极了,不仅地里的产出、养殖的鸡鸭能卖钱,随手摘的野果、淘的药材、猎的野味都能卖钱……这钱可太好赚了吧!

一车车收购来的物资,先一步运往燕关。

经过大半年的发展,财大气粗的瑾南王府已于燕华各郡沿主干道设了不少镖局分部,每一段都由辖内的镖局负责运送。

这样的好处在于:不会让走镖的人长途跋涉、过于劳累,顺便还带动各地的劳动力市场。

以防换手次数多导致镖丢失,徐茵还搞了个密码纸出来,押镖的人凭密码纸校验后换手,每次换手需要双方签字画押,一旦出现纰漏,双方负连带责任。

这么一来,换手时交货,前后两个分部的人都特别小心,一旦镖丢了,他们不仅要丢工作,搞不好还要赔得倾家荡产。

进了卫南镖局,尝到了高工资、高福利、每年还有几天疗休养假的待遇甜头,谁还愿意屈就别的活?自然是勤勤恳恳守牢自己的岗位。

当徐茵一行人才从南蛮启程,最先跟着镖车走的一批人,已提前一步到达燕关并购置好宅院,低调地搁那签收镖局运来的物资了。

驻守燕关的将士,看到三天两头有镖局的车队运东西进来。

不少东西运到以后,直接拉到集市摆摊售卖,除了果酱、肉酱、水果罐头等耐放的吃食以外,竟然还有市面上稀缺的红糖、白糖和酱油,一推出就被燕关百姓抢售一空,顿时好奇得不行。

派人去打听是哪家大人的府邸,旗下的门人生意竟然做到燕关来了?

不怪他们这么猜,若上头没人,哪家敢从南方拉着货千里迢迢运到北方来卖?途中不怕被抢么?

也就是皇商抑或是背后有皇族撑腰才敢这么干。

结果一打听,将士们惊呆了。

啥?这是瑾南王的生意?

没搞错吧?

堂堂王爷,怎么还干起贩夫走商的生意来了?莫非南蛮的日子真那么艰难?连封地主人都过不下去、不得不出来讨生活?

再一打听,什么?瑾南王被圣上封为威震大将军了?还掌兵十万要来驻守燕关?

据说瑾南王担心边关将士们伙食差,才雇人运来这些南蛮特产,以充实边关物资。

难怪这些东西味道好、价格却不高。

他们这些年也攒了不少饷银,隔三差五买些来尝尝倒也不是消费不起。

其中糖和酱油最受欢迎。

尤其是那酱油,以前连见都见不到,哪有机会买来做菜。

据说京中卖的比这贵多了,顿时感动得两眼泪汪汪。誓要追随瑾南王……不,威震大将军左右!

关外的鞑子,乔装打扮成关内百姓潜进城刺探,结果看到了什么?

盐!

糖!!

酱油!!!

还有琉璃宝石做成容器的水果罐头、肉罐头、海鲜罐头……

他爷爷的,这也太便宜了吧!!!

第96章 作精女配选择种田(46)

一件普普通通的羊皮袄子,一没刺绣,二没缀宝石,居然换到两斤雪一样白的细砂糖!

两根肉苁蓉,换到了两瓶海鲜酱、一把据说叫海带的炖汤非常鲜美的海味!

可把几个探子开心坏了。

哪还顾得上刺探军情啊,手头有什么全都拿出来换成糖、酱油、海味……然后紧赶慢赶地溜回关外禀报。

这么点东西换来这么多调味品,还有关外不常见的海鲜,还攻什么城、打什么仗啊!拿点东西来换不好吗?还没有伤亡。

鞑靼族王听了探子的汇报,第一反应是不信。

这些东西,去岁潜入京中的探子回来也说看到过,但在京中的价格都没这么低,只有王公贵族才吃得起,燕关怎么可能卖这么廉价?

继续探!

第二波探子又悄悄潜入了关。

这回他们带了不少在他们眼里不值几个钱的皮袄子、野药材。

王说了,刺探不到军情,换点关外稀缺的油盐酱醋、水果罐头回去也好。

探子混在燕关百姓队伍里,哄抢似地换回去一堆东西。

再一次验证:这些在京中卖上天价的雪花白糖、宝石红糖、水果罐头,在燕关确实很低廉。

鞑靼族王来了兴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