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番外(127)

作者:席祯 阅读记录

换上自家纺织工坊出品的蚕丝软烟罗做的裙子,轻、软、透气,一如古人形容的——“荷气吹凉到枕边,薄纱如雾又如烟”。

穿在身上凉快不说,还比锦缎裁制的罗裙多了层婀娜的质感,走动时裙摆摇曳,仿佛脚底生莲。

徐茵选了那条雨过天青色的荷叶罗裙,上街逛了没一会儿,就引来好几个官家小姐,举着团扇遮着脸,羞答答地问她这身衣服是哪家成衣店定做的。

徐茵:“……”

让纺织坊快马加鞭到钦县开个分店不知来不来得及?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目前养的蚕吐的丝织的软烟罗,光是通过走商和北狄换棉花、药材、牛羊肉,或是运去外邦换金丝燕窝、灵芝、虎骨酒等上等补品药材以及当地盛产的调味料品,库存就差不多清空了。

产量还是太低,需要号召更多的百姓养蚕卖蚕茧啊。

不过,有扩建分店的计划时,倒是可以优先考虑钦县。

这些个官家小姐,不知徐茵身份,但看她穿着,想来不是京中贵人、就是临海郡一带的官宦千金,地位只会比她们高,因此,没问到想要的答案,倒也不敢同徐茵置气。

只是回去以后,忍不住和父母说起这件事。

其中一家的老爷恰是接收、管理流放犯的,一听心里起了疑。

前些日子京中又发配了一批流放犯过来,听押送的差役说,怪山到钦县这一路都是新修的,平坦干净不说,雨天不泥泞、不积水,据闻是瑾南王的手笔。

他不禁猜想:瑾南王为何要修这样一条路,莫非是为了便于来钦县考察?女儿上街遇到的贵人,该不会是瑾南王妃吧?

当下与同僚互通有无,得知确实有人见过燕字队的人在钦县出没。

燕字队?那可是瑾南王一手培养的亲卫,岂不是说瑾南王也在钦县?

可好端端的,瑾南王来钦县作甚?

第92章 作精女配选择种田(42)

他们此时还不知道,瑾南王府何止修了怪山到钦县这一条水泥道啊,那是整个南蛮的交通要道都在修。

直到钦县几处人流量比较大的街市口,张贴出一份招工告示,告示上说瑾南王府欲组建一支远洋商船,擅泅水者优先,立刻懂了:

难怪瑾南王会在钦县,敢情是想组建一支商队出海啊。

别说,王府开出的待遇还是相当诱人的,一时间,报名的人非常踊跃。

不过不是每一个会泅水的人,报了名就会被录取,还得去船上住一段时间,看能否适应船上生活。

同时会有燕字队成员于暗中观察报名者的人品、德行,船上考核结束才公布最终的录用名单。

这个消息,随着押送流放犯的差役返京,传回了京中。

“嗤!我那好二弟这是想干嘛?放着堂堂王爷不做,想当个卑贱的走商不成?”

燕恪珩听说后,鼻腔喷出的气息都带着一股子鄙夷。

太子妃却有些惶惑不安。

瑾南王府的走向,和前世大不相同。

前世,燕恪瑾到南蛮封地后,染上了瘴毒从此缠绵病榻数载,至死都没离开百桂郡府城半步,更没有组建商队出海一说。

还有上辈子一出京中就往回跑的徐四姑娘,这一世也迟迟不见逃婚。

她不逃婚,圣上如何借由头发落徐柏年?

徐柏年不倒,又如何把太子阵营的人,扶上宰相之位?

眼下太子一派的人还是太少……

太子妃来回踱步,内心惶惑不安。

原以为重生后,一切皆在她的掌控中。

起初的确是,可这两年怎么就变了呢?究竟哪里出了差错?

“爷,妾身看瑾南王不像是愿意行商之人,这么做会不会有别的企图?”

“你又知道了?”燕恪珩懒洋洋地掀了掀眼皮,“那太子妃说说,我那好二弟有何企图?”

“爷,您公务繁忙兴许没留意,妾身上街逛时,发现来自南蛮的商品种类逐日在增多,尤其是新出来的酱油,鲜香美味、价格平实,备受百姓欢迎。妾身派人查过,背后都有瑾南王府的影子。妾身猜想,瑾南王兴许是想借这样的手段,让父皇注意到他。

南蛮以前有多穷爷您是知道的,可瑾南王一去两年,就让那里的百姓过上了与中原一般无二的富庶日子,父皇知道后会如何想?会不会觉得瑾南王能力出众、堪当大任?届时……”

“啪!”燕恪珩捏碎了茶盏,太子妃这一席话真就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老头子自己没什么本事,坐享祖上打下的江山,却盼着子孙后代出息、燕家基业千秋万代。

一旦被老头子知道,老二在南蛮各种动静、风生水起,保不齐就把人召回京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