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稿回收站(39)
作者:方得几休 阅读记录
“恐怕要讓你失望瞭,”覃檀收下老者遞來的圖紙,“史書上的記載便是曇花。”
聞言,老者苦笑一聲,“竟是如此。”他長籲一口氣,又道:“如此也好,如此……也好。”
“我要走瞭。”他側過身,看向覃檀的目光似是在做道別。
“走?”
覃檀震驚地看向他,詢問,“為何要走?”
“這次出來在這裡停留的時間太長瞭,我準備去其他的地方看一看,”老者收回落在覃檀身上的目光,從袖中掏出一根黑檀木鳳簪,“這個贈予你。”
“使不得,”覃檀下意識地推脫,“我怎能收您的東西呢,按理來說應該是我送您些東西做臨別贈禮才是。”
“我身上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隻有這一張桌椅與筆墨紙硯和這一根簪子,想來還是這根簪子更適合你,你也不必覺得為難,這不過是我初來駕到此地時對你一飯之恩的報答罷瞭。”老者停在空中的手並沒有任何要收回的意思,隻淡聲開口,“收下吧。”
覃檀抿抿唇,還是硬著頭皮收下瞭老者的木簪。
老者與覃檀道別,覃檀問他,“你還會回來嗎?”
“有緣的話,我們會相見的。”老者朝她微點頭,轉身離開瞭檀思橋。
覃檀望著他離開的背影一時間有些恍惚,她垂眸看向手中的木簪,心中頓時湧上一股莫名的熟悉感。
“這木簪為何……”覃檀握著木簪,心髒處突然有些疼,淚水不受控制地從眼角滑落,目光再次看向老者離開的方向時前方早已空無一人,喃聲自語:“我這是怎麼瞭?”
“為何我會覺得悲傷?”
“明明我們也不過隻見瞭七面。”
“明明我們隻見瞭七面而已。”
“……”
覃檀失魂落魄地回到傢後,將木簪與老者贈予他的圖紙放置書桌一側,打開筆記本,重新在網上搜索關於檀思橋的記載。
“遊龍浮雕,雙龍戲‘珠’,”覃檀松開落在鼠標上的手,“明明就是曇花,他為何又要稱為珠呢?真的是珠嗎?”
覃檀微蹙眉,打開微信,聯系大學瞭大學時的導師。
導師給出回複:【確實有雙龍戲珠的說法,不過都是野史記載,不能作為參考依據,除非找到確有記載為‘珠’的史書,否則你的建議不會被采納。】
從導師那處瞭解過後,隔日覃檀便去瞭市圖書館查閱古籍史書。
檀思橋建於東縉順天二十五年,由太子商榷修築,橋長50米,橋面寬10米,高7米,是史上第一座石拱橋。
兩岸拱門間距間刻有兩條栩栩如生的龍,勢有一飛沖天之勢,兩條龍之間刻畫著一朵曇花卻顯得格外突兀,被後人戲稱為雙龍戲“珠”。
覃檀所翻閱這些資料都與覃檀在網上搜到的大同小異,每一個字眼都在告訴她,雙龍戲的不是珠,而是曇花。
可古代建築向來嚴謹,又怎會在建築第一座石橋時在橋最顯眼的地方刻畫一朵曇花呢?
就因為它的名字裡有個“檀”字嗎?可此“檀”非彼“曇”啊。
還是說建這座橋的商榷的人生呢?
從天之驕子被貶為庶民後又因造反而被親兄斬首,這又何嘗不是曇花一現,黃粱一夢,鏡花水月一場空呢?
思及此,覃檀無奈地嘆瞭口氣。
她將書本放回原位,轉身離開瞭圖書館。
史書都是由勝利者編寫的。
他們看到的事實寥寥無幾。
隆昌皇帝身為當時的勝利者又怎會留下關於前太子商榷的筆墨呢?
檀思橋。
這會是它真正的名字嗎?
再次來到檀思橋視察時,覃檀下意識地去尋那常站在楊柳樹下的身影,可空蕩蕩的視線卻告訴她,那常站在樹下的人已經走瞭。
覃檀垂下眼睫,腦海中不由得回想起第一次見到老者時的場景。
那時他就那麼突然出現在她的身後,輕聲喚瞭聲她的名字。
“阿檀。”
站在橋中央的覃檀回頭,一眼便瞧到瞭這穿著打扮與周圍人格格不入的老者。
“您認識我?”覃檀疑惑開口。
聲音落下那一刻,覃檀明顯察覺到老人臉上的笑容一僵,眼底的笑意也慢慢變成瞭一股難以言說的失落感。
“抱歉,認錯人瞭。”老者朝覃檀微頷首朝,轉身時肚子不合時宜地叫瞭一聲,以至老人轉身的動作一僵,臉上浮現出一抹失態。
覃檀叫住老人,從包內掏出早上買的三明治遞給老者,“您吃這個吧,早上剛買的。”
上一篇:嫁给罪臣之子
下一篇:和闺蜜在综艺发疯后,爆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