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精準扶贫(136)

作者:不慕山河 阅读记录


赵寒雁看着台下沉默良久的观衆,他们中间不乏刚参加完春闱的考生,也有一心向学的学子,他们个个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在他们的心里,科举本是通往成功的神圣桥梁,科举制度应该是公平的、公正的。

但方才戏中作弊人的丑态和落第考生的不平,以及考场内外的暗流,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沖击着他们的认知。

那些光鲜亮丽的考官真的能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吗?那些所谓的金榜题名背后,是否夹杂着权钱交易?

他们原本就因赵寒雁刻意传出去的“谣言”而有所怀疑,再加上这台“科举舞弊戏”的渲染,如同一道阴影,投射在每个人的心头,让他们对本朝的科举选拔制度産生了深深的怀疑。

科举在他们的心中成了一片迷雾重重的沼泽。

一连几日,戏班子都在街头表演这台“科举舞弊戏”,民间关于本次科举舞弊的传言甚嚣尘上,几乎每个人都在讨论此事。

“我姑姑的舅舅的侄女的相公在大理寺狱当差,我特意去打听了,他说前几日牢里确实来了几个人,是直接从贡院抓过去的。”

“这麽说今年的春闱确实出现舞弊?”

“科举事关国体,兹事体大,为什麽大理寺一直没有审理啊?”

“不好说啊,万一真的像那个木偶戏一般,有人贿赂了考官,官官相护也说不好!”

“朝廷太让人失望了!这麽大的事还藏着掖着,是为了包庇谁吗!”

“就是就是!要我说,这麽大的事就该立刻审理!还要对百姓公开,否则,以后谁还敢相信科举!”

“今年春闱的主考官是谁啊?”

“我知道!我知道!是左相!听说他家中富可敌国,连最低等的下人都穿金戴银,谁知道他那些家底是哪里来的!”

茶楼里,赵寒雁和岳青染坐在角落,安静地品茶,耳边充满了百姓们对这次科举舞弊案的讨论。

岳青染悄悄对赵寒雁伸出大拇指,赵寒雁只是淡淡地摇了摇头。

赵寒雁知道,科举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是寒门学子踏入仕途的唯一出路,寄托了无数家庭的希望。

如今,百姓们突然得知有人舞弊却被人包庇,自然个个愤愤不平。

赵寒雁不过是利用百姓们心里对科举的神化,以此扩大百姓们对科举舞弊案的关注,引起舆论,倒逼朝廷不得不立即审理。

“马上就要殿试了,不赶紧查清楚舞弊一事,是準备把作弊的人送上状元之位吗!”

朝堂之上,金碧辉煌的承乾殿显得格外肃穆。

当今圣上眼睛半阖,半靠在龙椅上,他头发花白,脸色苍白,神色萎靡,看起来有些虚弱。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手执朝笏,他的眉宇间露出深深的褶皱,似乎在为国家的前途担忧,此人正是御史台大夫陈为民,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却又带着一丝难掩的颤抖:“啓禀陛下,科举事关国体,如今百姓对朝廷的处理颇有微词,若是一直不处理的话恐怕会引起百姓的猜疑和不安。”

另一位年轻的大臣也站出来拱手道:“陛下,科举乃我朝选拔人才之根本,若任由舞弊横行,何以择贤才,何以固根本?”

大理寺卿傅青山看了一眼站在最前方的左相,硬着头皮站了出来:“二位大人有所不知,作弊的几个考生当日便已收押大牢,人证物证俱在,只待殿试之后,便可以进行审理结案。”

“既然人证物证俱在,为何不立即审理?傅大人难道不知,如今民间百姓们议论纷纷,都在说朝廷有意包庇作弊之人。”说话的正是陈为民,他看了一眼最前方一副事不关己的左相,吹着胡须道:“莫非真如百姓所说,左相大人收受贿赂,所以傅大人才有意替恩师遮掩?”

陈为民这话一出,如石激起千层浪,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且不说左相是当今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女儿是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娘娘,又生下了圣上唯一的皇子。左相如今地位超然,哪有人敢当面质疑他。

大理寺卿傅青山曾是他那一年殿试的状元郎,刚好,那一年春闱的主考官也是左相,因此傅青山自然而然地拜入左相麾下。

陈为民这话既是在说左相徇私舞弊,借助学生大理寺卿傅青山来压下此案,又是在怀疑傅青山当年的状元之位来历不明。

傅青山涨红了脸,气得直咬牙,但他心中有愧,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