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父皇息怒,有失便有得,李御史明察善断,不正是父皇想要的人才麽?”闻禅微微一笑,“事已至此,横竖刺杀案也查不下去了,何不将它利用起来呢?”
皇帝擡眉:“你有什麽主意?说来听听。”
闻禅却先瞥了闻琢一眼,不紧不慢地笑问:“三郎能猜到吗?”
两人对视一剎,闻琢试探地道:“边境各郡流民逃犯云集,几成法外之地,甚至连逃犯都能进入军中成为将官,可见积弊已深,应当派官员到各郡清查人口,重编户籍,让流民在当地安定下来。”
皇帝沉吟不语,闻禅接着他的话道:“边境人口複杂,既有军士、平民,也有逃荒的难民、归化的外族、刺配流放的罪犯,朝廷的政令在这种混乱之地无异于空文。如今守边的将领尚且畏服天威,监察御史还敢秉公直言,可区区一群自发组织的刺客都能杀到天子脚下,一旦有心怀不轨者暗中谋逆,谁又能发现得了?”
“如今边郡不但交不上赋税,军饷还要靠朝廷支应,如果能借这个机会收拢流民,肃清边郡风气,进一步重整边防屯田,就能为大齐往后百年的安定打下基础。”
皇帝问:“谁能担当此任?”
闻禅道:“选任之事,非儿臣所知,还请父皇与朝中诸公商议推选后再作决定。”
闻琢却慨然起身,向前一步,端端正正地跪在皇帝面前,朗声道:“儿臣请命,愿为父皇分忧!请父皇派儿臣前去!”
皇帝:“……”
他看看少年英挺的闻琢,欣慰于他小小年纪就有为国效力的抱负,不愧是他的亲儿子,又思及他毕竟刚刚长成,缺少历练,不忍让他去那风霜苦寒之地,一时不知该不该应他,下意识地看向了闻禅。
闻禅:“不瞒父皇,其实我也想去。”
这下皇帝什麽也顾不得感慨了,立刻跳脚大怒:“胡闹!你是一国公主,怎麽能以身犯险?趁早给朕打消了这个念头,三郎倒也罢了,你绝对不行!”
要想开窗就先把房子拆了,这个办法果然好用。闻禅朝偷偷递来感激目光的闻琢一笑,拖长了嗓音答道:“是——儿臣知道了——”
皇帝:“……你最好是知道了!”
闻禅收起了有点散漫的笑意,认真地道:“在父皇眼中,只有皇城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管是北境还是江南,四海之内,本来就是闻氏的天下,有何处不可去呢?”
皇帝一时怔然。
闻禅道:“等有朝一日,三郎把边郡离乱之地变成百姓安居的城池,到时候,儿臣愿意代父皇出京,去亲眼看一看大齐的万里江山。”
皇帝被他们姐弟俩东一句西一句地连吹带捧,已经忘了自己最初是因为什麽而生气。等把两人打发走了,他借着胸中那一股不知道因何而生的豪情,慨然吩咐道:“传三省长官觐见,叫裴如凇旁听拟旨。”
还没到宫门前,就碰见裴如凇陪着源叔夜从中书省那边过来,二人驻足行礼,闻禅命内侍停辇,亦颔首回礼:“二位公务繁忙,不必多礼,请。”
裴如凇与她飞快地对了一眼,只见她微微点头,便知无事,紧随源叔夜走了。
到晚间掌灯时分,裴如凇才终于被放回家,二人屏退仆婢,在灯下对坐,一个吃饭一个陪着。这时候也没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裴如凇径直道:“今日陛下显然是下定决心,要对北境边郡动刀。源叔夜看见了殿下,大概猜到此事有殿下在其中出力,且陛下有意令几位皇子各领一地的差事,所以他的态度还算积极,我父亲那边也是赞成的,苏侍中只说要回去仔细想想,陛下命他们尽快拟个章程出来。”
闻禅问道:“依你看,此事有几分把握能做成?”
裴如凇道:“我倒是觉得,这事没有做成做不成,只要开始做,哪怕只有一分,对边疆大吏们都是一种震慑。否则流民的问题再拖延下去,迟早要酿成动乱。”
闻禅点头:“流民的根源虽不在此处,但如果能暂缓危机,再争取点时间,让朝廷能腾出手来解决钱粮的问题,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只是有一点,”裴如凇提醒道,“皇子结交边将为历代君王所忌,这次是陛下主动提出、又是与边将作对,陛下现在可能不觉得有什麽,但难保日后不会有人借题生事,到时候只怕重蹈当年覆辙……”
“我也想过这事。”闻禅沉吟,“尤其是今天闻琢主动请命,父皇没立即答应他,我就在担心他会不会多想。”
上一篇:我的相公在码头扛货
下一篇:朕的小青梅不争了(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