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707)
作者:半疏 阅读记录
小华道:“我以前是春市食品厂的工程师,现在在京大学习。”
艾莎问道:“进修?那你有没有兴趣去我们公司考察下?你们国家将组建一个考察团去我们国家。”
小华忙道:“我已经接到了轻工业部的邀请,”又问道:“小姐,你为什麽要邀请我过去?”
艾莎望着她笑道:“因为你问的问题很专业,比如我们的渗出器、糖汁清净系统、煮糖方法等,这都是我们这次预备交流的问题,说明你来之前,做了较为充分的準备。”缓了一下,又道:“许小姐,我也有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方不方便为我解惑?”
艾莎提出了华国的“加工原糖情况”,“我总觉得你们的糖口感与我们国家的不一样,我在想是材料的问题,还是加工的问题,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準备一份报告,到时候我们在会议上一起交流下。”
小华有些为难地道:“可是技术交流会在两天后,我怕来不及。”
艾莎微微挑了眉,“你难道不参加去丹麦的考察团吗?”
小华笑道:“参加的。”
艾莎朝她握手道:“许小姐,我很期待。”
小华也握住了她的手,“谢谢,我也很期待。”
第 212 章
从展会上回来, 小华就搜集资料写《华国建国后加工原糖的情况》,经过和艾雁华、华厚元、钱东耀等人的讨论,文章最后确定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散装原糖的运输、保管及计量;
二、工艺流程和热力方案;
三、提高加工量和降低工艺损失的主要做法;
四、几个问题的讨论。
整个6月, 小华都在写论文,其中工艺里的清净流程、煮糖流程和工艺指标,各个糖厂都不一样, 她最后问询艾大姐的意见,以春市糖厂和京市糖厂来举例。
文章定稿, 足有十页,小华觉得自己脑子像被挖空了一样。艾雁华帮忙提了一点修辞上的意见,然后和她道:“小华, 我看是没什麽问题的, 但你还是拿给叶景深看下,这毕竟是官方组织的出国交流。”
小华知道,这是经历特殊时代的后遗症, 不敢说话,害怕说话。
艾大姐这麽一说, 她也担心真有什麽顾忌的,这是1978年。
第二天就带着稿子去了轻工业部食品局,叶景深听说她的来意, 接过稿子认真看了一下,末了道:“写的挺好, 我看着问题不大,就是其中的技术数据,你有和艾雁华他们商讨吗?”
“有, 其中春市糖厂的部分数据,还是艾同志提供的。”
叶景深点点头, “那就行,我们这边高考断了十二年,很多年轻人都没有机会接受专业的学术训练,可能不知道,做学术报告,写的好不好倒是次要,最紧要的是要遵守学术规範,每一个纸上的数据都得是真实存在的,不能瞎编乱造。”
小华愣了下,万想不到叶主任担心的点是这个,一再保证她的数据都是有据可查的。
叶景深微微笑道:“我刚看了下,有些数据不经过调查,确实查不出来,我相信你这篇稿子问题不大。”又严肃地道:“小许,这是我们轻工业局第一次组织考察团去丹麦,你是里面最年轻的代表,好好学习,说不準过几年带队过去的就是你了。”
“谢谢您的鼓励。”
叶景深点点头,“回去好好準备,还有一周,你们就得出发了。”
从轻工业部出来,小华回了学校宿舍,收拾行李。
李芯麦问她道:“小华,你暑假不留校吗?我们几个暑假都不準备回去。”
小华想了一下,把她要去丹麦考察制糖工业的事说了,“等回来后,估计还得写报告,就等开学再来了。”
杨小钰有些羡慕地道:“小华姐,你这真好,又上学又能工作,等毕业了,你分配去的单位肯定比我们好很多。”
小华道:“小钰,这些路你迟早也要走的,我不过是占着比你年龄大的便宜,”说到这里,又笑道:“仔细想,这个‘便宜’大可不要的。”
大家都跟着笑起来,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陈琦真道:“小华姐,你要不说,我都不知道你比我们大几岁,你脸上看着可一点儿也不显。”
小华笑道:“谢谢妹妹们夸奖,等我从国外回来,给你们带好吃的糖果。”
大家都说好。
等小华提着行李走了,陈琦真还有些羡慕地道:“小华姐的性格真好,人也能干,她就是不考大学,大概在原单位也能得到重用,不愁前途的。”
李芯麦道:“她爸妈都是知识分子,大概是希望唯一的女儿考大学的,小华自己也努力,你看她这一学期,每天忙忙碌碌的,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我想,她对自己应该是有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