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勺掌民国(9)

作者:叶凫舟 阅读记录


“也许,他会迟到呢?”

“这不可能。先生是一个很严谨的人,说了几点就是几点到,早一分钟、晚一分钟的情况都没发生过。”

这一点,林绯绯从没怀疑过。

“先生是做什麽的,不会是地质研究所的专员吧?”

“先生是写书、教书的。”林绯绯补充,“但他曾经留学日本,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有一门学科叫人体解刨学,关系到人命的事儿,一分一毫都差不得,他做事一丝不茍的习惯,大约就是从那时候养成的。这些都是他与妈妈閑谈时,说起的。”

閑谈间,张年年已经在做“三不粘”了。

这不足二十平方的屋子里,没有专门的厨房,林静姝就在临窗的角落,摆了一张一米高的长柜子,柜子里搁着碟碗瓢盆、油盐酱醋,煤球炉上放一口炒锅,就这麽凑合着当作厨房用。

五个鸡蛋去了壳儿,都将蛋清撇得干干净净,只留蛋黄与白砂糖、绿豆粉、温水等用筷子打匀,倒入锅中,开中小火,怼着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一边搅拌,一边不断地朝锅旁淋入熟猪油,以防止粘锅。

如此不停地炒上十来分钟,搅个四五百下,就能做到“三不粘”。

即不粘牙、不粘盘、不粘勺。

这“三不粘”步骤看上去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又费胳膊又费锅,倘若没有过人的臂力和耐力,是做不成的。

林绯绯的这副瘦弱躯体不经用,张年年才搅了两百多下,就累得几乎擡不起胳膊了。怪不得,这一品小吃也被商家称为“一生只能做一次”的美食。

好在她坚持下来了。

坚持到锅中的的“三不粘”金黄如月,不见油迹,这便出锅装盘。

就在这时,“咚咚咚”三声门响。

张年年累得头脑发昏,袖子抹了一把额上的汗珠儿,就去开门。

门开了,一位中年大叔立在那里。他皮肤泛黄,如大病初愈,但一双眼睛却焕发异彩,可以“炯炯有神”四个字概述,令他不算高的个子,显得很有气势。他见门开了,开门的却不是阿姝,有一秒钟的讶异:“绯绯?你怎麽搞得,绿豆粉都扑脑门儿上了。不过,你这身体看上去恢複得不错,都能下床给我开门了。”

“你……你是?”

张年年觉得眼前这个人很是熟悉,却记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林绯绯马上提醒:他就是先生呀!

所幸,她的声音只有与她共生的张年年能听得到。

否则,眼前先生会觉家中闹鬼,被她吓死。

“怎麽半个月不见,绯绯就不认识我了?上次央求我给新出版的散文集上签名,可真是白给你签了!”先生并非真恼,他常常横眉冷对奴颜媚骨之人,但待没什麽缚鸡之力的妇孺,一向爱护,他书背轻敲了一下她的小脑壳儿,“托了内山书店好心的老板,又给你带来一本好书。”

内山书店,这四个字怎麽这麽熟悉?

她惊疑不定,翻开新书扉页,见上面有钢笔字签名“卢巡”,一颗心差点噗通、噗通跳出心房。

果然,是语文课本上的那个人。

“先生、先生有心了……”她的舌头打了结,低着头怯着身子,语音也颤颤地,当真有一番大病初愈的样子。

此时,饭桌上的“三不粘”散发出诱人香甜,卢巡先生寻味、望色而去,咬了一口,惊叹:“好吃、好吃,比广和居的沈师傅做的还要好吃!”

连叹三声好吃。

可见,这一美味真真正正美到了心里去。

古人云:君子远庖厨,但卢巡先生与别个不同,他是君子不假,却不做那道德感满分的僞君子,好吃便是好吃。

当晚回到家中,例行记录一日见闻。

在日记本中,他将这一日于阿姝家中食得的“三不粘”大夸特夸——

【此菜黄豔润泽,呈软稠流体,似糕非糕,似粥非粥,绵软柔润,浓香沙甜,油而不腻,略有咬劲。吃完之后,只余空盘一个,及满口香甜。

其色之美、质之纯、味之香,皆堪称妙品。

真正是这世上最好的美味吶!】

这是后话。

当下,卢巡先生吃着吃着,就觉不对。

“不对,这不是阿姝的厨艺。”他看了眼四周,家中除了他这个客人,只有张年年一个喘气儿的,“绯绯,不会是你做的吧?”

张年年点了点头,称:“先生喜食‘三不粘’,妈妈不在家,怕先生来时失望,我就照着妈妈平时做‘三不粘’的样子,试着做了一份。”

“你的厨艺,可比阿姝有天分多了!”卢巡先生连连点头,又吃了两口,才问,“阿姝去了哪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