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一不小心折下了黑莲花(113)
作者:枕月之 阅读记录
薛玉轻声应下,允她进来。
烛火晦暗,在夜风中舞动着,令寝殿内的影子都不住地晃颤。月华清辉流泻而下,给窗前端坐着的身影勾勒上一层银边。
由于即将入寐,他此刻只着一件单薄的衣衫,白纱也已经摘下,露出一双异常淡漠的桃花眸。
这是相隔数月、相隔死生爱恨后,沈莫离第一次再见到他完整的容颜。
君子如玉,不外如是。
察觉到她的停驻,他循着她的方向侧过身子,淡声开口:“拿过来吧。”
话音落下,沈莫离这才发现,自己竟出神良久,心有恍惚。
她端着药走上前来,目光对上他的双眸。他应当是眼盲着的,可不知为何,他的眸底是那般明澈,甚至晃漾出一层悲楚的水波,总让沈莫离生出一阵错觉。
仿佛……他什麽都看的分明。
沈莫离抿抿唇,走到薛玉身前,悄然攥住衣袖中暗藏的匕首——
就差这一击。
一切就都结束了。
可她看着薛玉雪净的面容,瞧着瞧着,最终竟还是犹豫了。
这麽多年来,他深爱着她,无时无刻不护着她,让她享尽了一位世家夫人应得的尊荣。在她失蹤后,他依旧不遗余力地找寻着她,用情是那般真切。
而她对他呢?
从第一眼起,她对他便没有真心,只有算计。她算计他的权势,算计他的情谊,到现在,算计他的死亡。
她把他骗得彻彻底底,将他永远拉入自己的情网中,如今,又要推他赴死。
其实有很多时候,沈莫离也曾问过自己,她对薛玉有情麽?
从前种种,她一直笃定,自己对他不过只有利用。
她和他隔着血海深仇。
可那一夜,直至烛火熄灭,推门而出,她始终紧攥着匕首,却竟然没能下得了手。
她对他,真的没有一丝情谊吗?
沈莫离这样问自己。
她望向迷蒙的皎月,不欲深想。
她告诉自己,自己不忍杀他,不过是念在他为人璞玉浑金,又不曾参与上奏一事。既如此,便也可暂且放过。
日子还长。
她总有同薛家慢慢算账的机会。
……
*
第二次时机的来临,是在那年初冬。
彼时的沈莫离也养好伤,既不欲对薛玉下手,便想着离开江南,回到昀江,再做打算。
同薛玉告别之时,他先是微滞了一瞬,旋即好像释然了什麽一般,淡声应下。
他待她当是有意的,可告别时,他并未有一丝一毫的挽留之意,倒让沈莫离稍感意外。
不过这样也好,让她心中少了许多牵绊。
她孤身一人奔赴码头,正要离开。不想那次在码头上,她碰巧得知,薛家家主薛珑赴江南处理公事,顺便暂住在此处别院。
薛珑。沈莫离死也忘不了这个名字。
是他一封奏折上报京城,才有了沈氏的抄家,全家人的死亡。
她恨他恨得入骨。
而这次,简直是天赐良机。
之后的那些时日,沈莫离便留在江南,暗中潜伏在各地,时时刻刻注意着薛珑的行蹤。
终于,初冬的某日,薛珑和江南各好友在江畔设宴,觥筹交错,把酒言欢,筵席直到夜半,灯火飘摇。
那次,沈莫离费尽心机,混入舞女的行列之中,一番异域打扮,再蒙上面纱,几乎无可辨认。
晚夜降临,视野迷蒙,更是难以认清。
到筵席的最后,衆人太过纵我,皆是醉醺醺的模样,对周遭的一切甚少防备。
也正是这样,沈莫离才终于得了手。
言笑晏晏之际,忽有一片鲜血溅开,洒在周围人的身上。不知是谁率先尖叫了一声,安乐之景被血色撕裂开来,变成了此起彼伏的惊呼、逃窜的客人,以及匆忙赶上来的侍从。
借着漆沉的夜色和混乱的人影,沈莫离匆匆逃走。
她不停地逃,不停地往前跑,甚至能听到自己的每一次心跳声。
她以为这番过后,她终于大仇得报,自己应当是欣喜的。
可怪异的是,那股喜悦非但没有涌来,她心底反而升起一种极为异常的愧疚与孤寂。
她杀了自己的仇人。
可她当真该杀了他吗?
那次酒酿惨案,归根结底,是沈家有错在先。薛家不顾一切上奏京城,是为了公正,为了世代恪守的族训,为了昀江的千万条人命。
她扪心自问,自己这样做,真的是对的吗?
她被仇恨蒙蔽了许久,而那次,是她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
可若是错的,那她的心又该何去何从?
而且,薛玉的父亲被她杀了,他又会怎样想?
上一篇:穿书后恶毒女配和女主携手共赢了
下一篇:交换人生后玄学女配成了豪门团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