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满朝文武都是我死忠(170)

作者:一七令 阅读记录


“你在外办事,手头不能没人,这些人就交给你了,一应俸禄自晋王府出。”

顾槿安有些不好意思:“下官做的不过是分内之事罢了,当不起王爷如此看重。”

裴元珩可不这麽想,他听顾槿安说起泸州的事后,便觉得游说旁人还是挺费心思的。为了拉拢对方,活生生把自己逼成了另一个孙知州。顾槿安可是从不看老庄的,也不提倡道家思想,更不信奉因果报应,难为他準备这麽多了。

但愿孙知州这辈子都不会知道这些。

泸州一事解决之后,裴元珩便领着人开始浩浩蕩蕩开掘河道了。

他是修河道的老手了,对于这等事完全是轻车熟路。昆州外的几万大军调过来,不过十日功夫便将两边的河道足足拓宽了三倍宽。

姚州那边刚开挖没多久,便发现对面已经先他们一步挖过来了。姚州知州看这架势都愣住了,发出了跟林钦一样的疑惑:晋王手下的人办事都这麽迅速且风风火火吗?

他们到底在着急什麽?

商业

裴元珩从前在林钦那儿看过姚、黎二州知州的信, 对他们也有些了解。被分到这等偏远之地,再高傲的性子也都被抹平了,两位知州早已学会了心平气和, 为官多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先前裴元珩处置的那些昆州一带的乡绅地主中,有几个还同这二人有些往来。不过事出之后, 二人一个比一个老实, 连问都不敢问一声,可见是个识时务的。裴元珩不指望他们能像商止、像顾槿安一样聪慧能干, 只希望他们能听话,不拖后腿。

否则, 他的兵也不是吃白饭的。

姚州知州大概是与姚州有缘,他自己也姓姚,此刻得知晋王竟然跟着士兵一块儿扩建河道, 立马慌慌张张地州城赶过来迎接。

老天爷啊,他从未想过自己跟晋王这麽快相见,甚至都不希望他们二人有生之年能见面。

就藩的藩王按理来说不该私自出藩地的,但是昆州与姚州一带是在太偏远,压根没人愿意管他们这些地方;并且姚知州也不敢跟晋王叫板,来的路上便特意嘱咐了身边人,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许说,否则谁也保不住他们。

等姚知州真见到了晋王,吓得腿肚子都在微微打颤了:“不知王爷驾临, 有失远迎, 还望王爷恕罪!”

他心里已经七上八下了, 王爷这回过来,该不会为了收拾他们姚州的乡绅的吧?他只图安稳, 可不希望自己治下起任何波澜。原本姚知州也没这麽怂的,但是谁让晋王在昆州已经无法无天了呢?半个月之前晋王身边的属官还特意跑过来吓了他一遭,姚知州已经彻底被吓坏了。

万幸晋王没有提别的,只说:“本王来这回只是为了河口一事,因不放心别人主持,只好自己亲自盯着。”

姚知州只怕这句话别有用意,不是不放心被人,可能是不放心他,觉得他会糊弄了事。不过,只要是不为了隐田一切都好说,姚知州劫后余生地露出了庆幸地笑容:“原来是为了这事。”

顾槿安在后面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

要不还能为什麽什麽事?经过前面那次短暂相处,顾槿安已经看出来了,这位姚知州并不聪明,又或许是自暴自弃懒得聪慧。反正不论如何,只要听话就行。

姚知州转头带着他们去了州城外的渡口。

这边原就有渡口,只是规模太小,这阵子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建,又添了许多临时停靠的地方,另有几个客栈商馆拔地而起,已经建了一大半,即将完工。渡口处也有零星几只船迎来送往,只是货物并不多,大多都是载人的。

即便扩建,仍可见荒凉,姚知州谨慎地瞅了瞅晋王:“此处渡口是有,然船只不多,连做生意的小贩都不乐意来此。”

位置偏远,生意难做,父母官越是扶持越觉得心酸。他不知道晋王究竟为何如此执着于扩建渡口,挖深河道,总觉得这是一桩吃力不讨好的卖卖。

裴元珩细致得考察过,此处河道足够运送大宗货船,听完了姚知州的顾虑他也没放在心上:“不妨事,日后便有了。”

姚知州摸了摸鼻子,他是怕日后没有生意,到时候着急的是王爷您啊。分明是贫瘠之地,钱也没多少,非得折腾这些干嘛?老老实实种地都比经商来得划算。

裴元珩并未在姚州停留多久,带着姚知州跟顾槿安还有一队侍卫沿着泸水北上,一路望过去,确认船只可以通行之后才撤了回去。

顾槿安则逆流而上,留在了泸州。泸州那个渡口才是最要紧的,只要此处的渡口修好了,回头他们的船只才可以畅通无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