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满朝文武都是我死忠(141)

作者:一七令 阅读记录


商止与顾槿安即刻与林钦等人对接,直接从州衙手中接过一应后勤事宜,开始点兵、点粮、收集分派各类物资。

昆州的兵还需要召集,裴元珩的这两万人手却是可以随叫随到的,裴元珩一声令下,他们便去商止处领好了半个月的干粮,準备啓程了。

不多时,两万大军便往西驻扎。

林钦颤颤巍巍地送走了晋王,自己心里也没底。旁人都道晋王是得罪了举国权贵才被逼到西南就藩的,但是看晋王随随便便带着两万精兵的样子,也知道圣上定也不愿意看到儿子出意外。

晋王在此出事的话,他这个昆州知州也就完了,严重点儿甚至一家老小都保不住。方才他一度想要跟过去,亲自看着晋王平安才行,可晋王却只叮嘱他别拖后腿。

林钦看着自己那瘦胳膊瘦腿,知道自己被鄙视了。他也不想啊,但他一介文人就是这个体格,总不能跟晋王身边那个谭大块头似的威武雄壮吧,林知州委屈极了……

且说裴元珩等一路西行,走了几十里之后,在山口暂时扎寨。这地方可进可退,前面有个大山谷,方便伏击,后面路好走,也方便撤退。刚一驻扎,裴元珩便让人去摸清楚地形了。

看地形再没有比祝卿安更熟悉的了。她自小就在深山中长大,对山路最为熟稔,由她跟谭镇打头,没多久便摸清楚了周边情况,再有当地的小将小兵补充,最后由陈徊水彙总,一副简易的地形图便绘制好了。

为了方便看清局势,裴元珩还设了沙盘。

对面的军队已经已经在十里开外驻扎好了,敌衆我寡,中间还夹杂着高山峡谷,地势险峻,真打起来也够呛。最关键的是,他们的敌人太多了,若是他们举国之力攻打昆州,他们真以少胜多?

衆人越看越静默,一时都没出声。

昆州的消息倒是很快就传回了京城,报信的小兵路上跑死了两匹马,才赶在第二日日落之前将消息带回京师。

朝野大震。

圣上前两日才设宴给谢忠跟秦王接风洗尘,这才多久西南又传来战况,这打的究竟是谁的脸?

衆人都拿眼瞧着谢忠跟秦王,秦王并不意外,像是早有预料一般,谢忠倒是认罪认得快,立马就跪下请罪,只说自己一时大意,没有将这些人彻底打服,以至于大楚的主力刚走他们便又开战。

谢忠再一次请旨西征,希望能以此戴罪立功。这忠心不二的模样,确实应了他这个名字,全然没有一点私心。

裴元玺皱了皱眉,他不懂舅舅为何还要趟这潭浑水,任由裴元珩自生自灭不就行了,若是死在敌人手中自然最好。

皇上看着以谢忠为首的武将,总感觉这事透着古怪,但是看谢忠的态度又并非是故意为之。想来也是,谢忠再想扶持太子也没本事让整个西南的外族联合攻打大楚,更没胆子再弄出一场劳民伤财的战事。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实在没必要。可即便这麽想,皇上也不大愿意让谢忠领兵了。

出兵是必然的,皇上不会放任西南失守,也不愿意让老二孤立无援。但是领兵的主帅却从谢忠变成了段将军。

段将军欣然答应,这麽多年了,他总算是能入圣上的眼了!

可出动援军并非易事,尽管户部上上下下几百号人连轴转了好几日才将一应準备做好,但是大军在出征途中总还是不免遇到一些小意外。

这都是裴元玺弄出来的,他还很是沉浸其中,怡然自得,觉得给裴元珩添堵心里就舒坦。这会儿能在援军上使绊子,来日就可以在军粮上使绊子,只要他在一日,只要朝中上下还对裴元珩恨之入骨,那麽裴元珩便别想安生。

谢忠在旁看得分明,太子要吸引皇帝的注意力,他也就没去阻挠。反正圣上早就怀疑上了,再加深一层也无妨,有太子在前面挡着,谢家反而能安然无恙。左右,晋王这次是一定得死的。

这些异族,如今对大楚可谓恨之入骨,晋王撑不了多久。

西南边境,衆人集思广益后,仍没有更好的对策。裴元珩低头望着沙盘,忽然灵机一动。

昆州多山,此去往西更是重山叠嶂,这样的群山茂林,倒是很适合打游击战。他将这法子提出来,陈徊水立刻领悟了其中真意:“正如《握奇经》所言:游军之行,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羸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径。后贤审之,势无常定。”

裴元珩颔首,游击战古来就有,裴元珩又结合后世经验,重点给他们讲了什麽叫袭击战、伏击战、破击战、袭扰战等。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灵活机动的战略,才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不二之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