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大汉搞革命(135)

作者:御风流 阅读记录


第六十一章

对于大汉的农人来说, 八月既是充满希望的收获之月,同时也是极度难熬的痛苦之月。

因为八月,要交税了。

汉初延秦制, 以十月为岁首。直到武帝朝才将岁首改到了正月, 但旧制还是遗留了些在生活中。

在本朝睿帝之前,收税时间并不固定, 六、七、八月均有, 主要是看当年天时,庄稼什麽时候成熟收获。

直到睿帝元绶七年, 规定每年八月为统一缴纳赋税的月份, 如今被称作“八月算民”。

而各郡国的上计吏则须在十月前将本郡今年应该上缴的赋税、生民籍册表,以及本郡土産祥瑞押送到长安, 替本郡郡守为天子贺岁。

所以对于天子来说,每年的八月都值得期盼, 因为这关系到他今年这个年过得如何,明年能有多少钱用于开销。

但对于支撑起整个帝国, 最为衆多, 也最为普通的农人来说,八月意味着刚收的庄稼还没捂热就要售卖换钱,然后上缴给前来征赋税的乡吏。

最要命的是,时下的赋税征收并无能够行之有效施行的统一标準。

大汉的赋税结构特点是田税轻而赋钱重。高皇帝时便施行十五税一的田税税率,景帝时更是改为三十税一, 即亩産一石粮食的田,要交的粮食也不过是三升多一点。

但要是谁现在和秦游说大汉朝农人的负担轻, 秦游铁定啐他一脸。

极低的田税, 只不过是遮羞布本布。真要是一年只缴纳这麽点税款,朝廷上上下下都得去喝西北风。

大汉朝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来自于人头税,也可以叫做丁税。

其一为算赋,由十五岁以上,五十六岁以下的成年人缴纳,没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充作军费。

其二为口钱,由七岁到十四岁的未成年人缴纳,每人每年二十三钱,这部分钱归于皇室支出。

加之时下视郡为国,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利很大,一郡乃至于一县之内,最高行政长官可以巧立名目多次征收口钱,令许多地方形成溺婴的恶俗。

因为现在根本没有避孕技术,生下的孩子抚育成本和税钱都不低,干脆早早溺死,免得给家中增加负担。

最后则是更赋,成年男子每年要缴纳三百钱,作为戍边三日的代役金。

这三样税加起来,通常是所要缴纳田税的两到三倍,甚至更多。

而出于打击奴隶制,稳固中央集权和重农抑商的需要,还规定对奴婢及商人加重征税。

不过在今年之内,具体来说是当个纳税周期之内,秦游还是不用缴纳更多赋税的。

因为他还“没来得及”去更把自己的户籍转到市籍。

而关于货郎是否必须要转到市籍,大汉朝的律法也没明确规定,毕竟谁平时还不买进卖出点东西啊。

律法规定必须要转为市籍的,只有那些在县市中做买卖的大商人,比如说秦游的舅家。

而以他如今的声望,恐怕东乡也不会有不长眼的小吏来“提醒”他更改。

以上这些其实都还好,毕竟人口多寡,年龄大小是可以清楚用眼睛看到的。

普通百姓也没那个能力让全里百姓帮着他一家隐瞒人口。

真正能引发纠纷沖突,令里中狗叫不断的其实是訾算,也就是财産税。

不得不说大汉朝为了抑制豪强大姓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在平常年月,每万钱的财産需要缴纳一百二十钱,即一算的财産税。

而能够被算作家産的东西含纳极为广泛,房屋、奴婢、牛马、农具、轺车都算。甚至于某些时刻会包括衣服、鞋子、锅釜和桑树。

时下对草鞋还有个诨称,叫做不借,就是因为连一双草鞋都是家中的重要资産。

訾算涵盖的内容如此宽泛,能钻的空子自然也就相当的多。

譬如说一颗长成的大桑树和刚刚载下的小桑苗,在訾册上都能登记为桑一棵,但具体估值多少,就要看前来征税乡吏手中的刻刀往哪歪了。

豪强大姓有得是办法让自己良田千顷,广厦百间变成瘠田十亩,漏雨茅房一座。

秦游就记得《三国志·魏书·曹洪传》中记载了这麽一件事。

曹洪是谯县有名的大户,在时任司空的曹操将征收赋税的种类改为租调,以身作则让家乡的县令评定家訾好缴纳赋税时,县令居然评定曹操的家訾与曹洪等同。

令曹操知晓后都来了一句:“我家那得如子廉(曹洪之字)耶?”

可见这些小吏的胆子有多大,刀有多歪。

虽然他也看到过有人为曹洪此举辩白,说是曹洪一个当下属的不好让财産超过曹操,但秦游还是认为曹洪就是纯抠门,不然也不会拒绝借钱给曹丕,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