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穿回暴君少年时(171)

作者:岁青梧 阅读记录
*

许久未回杨府,谢楹却突然收到消息,杨老首辅前些日子就已经寄来一封告老还乡的奏章,不再回盛京城。

但这件事情,谢楹从始至终都不知道。

而朝堂之上,此事早已经传遍。

清风明月无意间提起,还误以为谢楹也已经知道。

隔了几日,谢楹才收到长兄寄来的家书,上面写着“吾妹阿楹亲啓”。

拿到书信后,谢楹没说什麽,只是让人準备马车,前往杨府府邸。

衆人皆以为谢楹受了刺激,不敢打扰,就连一向闹腾的淳安,也忍着还几日没敢去找她。

谢楹独自回了杨府,寻着记忆摸到了杨老首辅的书房,点燃一盏油灯,展开家书细读。

书信内容也简单,无非就是些家长里短。

这些书信想必也受到了些检查,倘若真写了什麽东西,恐怕是不会给她的。

信上的许多内容,谢楹竟然有些印象。

直到最后,谢楹拉过油灯,将书信的空白处放置烛火之上烘烤。

空白纸上竟隐隐浮现一行小字。

谢楹笑了下,果然如此,信中说,“我们幼时最爱写些家书,聊些事情,你总是喜欢把用我送你的笔写字,只见印记,不见墨字。”

奇怪的是,谢楹脑海中竟然真的有这段记忆。

“阿楹,外祖父书房中有一个密室,倘若我们回不去,密室中会有一些答案。”

谢楹愣愣地看着这行小字,反複斟酌。

眼下,她不正在外祖父的书房麽?

但这句回不去,却令她心中浮现一股不安。

平複好心情后,谢楹起身,举起油灯,在书房中翻找起来。

她研究过机关,不消片刻功夫,谢楹便已经熟络书房的布置与结构,顺利找到机关口。

打开暗室以后,谢楹举着油灯踏入漆黑幽长的暗道。

暗室内,谢楹摸索着点燃了墙壁上镶嵌的灯台,四周登时一片敞亮。

一张桌案,几张接连的书架,陈设布置简单。

环视一圈以后,谢楹也不耽误时间,直接开始在书架上寻找暗格。

咔嚓一声,搭在书架某处凹陷的手摁下,谢楹注意到了不对,反手摸索到书架下侧,将暗格倒推出来。

里面安安静静地躺着几张书信。

谢楹看着上面的信,心头不安地跳动。

*

不过两日时间,两朝和亲之事便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永和公主谢清清解除禁锢,陪自己的三妹準备婚事,嫁衣是由盛衣坊最好的绣娘芸娘亲手改良所制。

太子萧初琰却是加紧时间流连于烟花柳巷,沉迷于酒色。

皇帝萧靖虽然也清楚自家太子的德行,但还是睁只眼闭只眼,只是要求所有人瞒着大澧的公主,并赏赐给大澧公主不尽的金银珠宝。

婚嫁事宜繁忙,谢楹却挑了个时间去了茶缘记。

彼时正是夜幕降临之际,黑夜漫漫,孤灯一挑,谢楹独自寻了个上等包间饮茶。

不多时,有人踏着浓浓夜色而来,推门而入之时,谢楹擡头看去,笑着喊道:“阿兄。”

戴着斗笠的男子擡头看她,缓缓摘下简陋的斗笠,正是杨信。

他看着眼前安然无恙的妹妹,松口气道:“阿楹。”

“快坐。”谢楹起身道,问,“外祖父他们如何了?”

“祖父已经告老还乡,你莫要担心。”他说,面露犹豫之色,几番擡头,欲言又止。

谢楹看着他,平静直白道,“阿兄,那封信我看到了。”

果不其然,话音刚落,杨信看着她的神情便倏的变了。

“阿楹,跟我走吧。”杨信狠下心来,道,“外祖父他们为了保全杨府上下全族的性命,不得不如此,丢下你作为棋子离开。”

“那你就该跟着祖父他们一起离开,不该回来。”谢楹眼中并未丝毫幽怨,反而诚然道,“阿兄,杨府养育我太久,不该再因为我一个外人伤害无辜的族人。”

“胡说,你怎麽是外人?”杨信陡然站起身,硬声道,“阿楹,你同兄长走,我们相依为命,远离这些京城是非。”

小娘子擡头凝望着他,静默片刻,道,“阿兄,你能以一人之力与三国对抗麽?”

杨信骤然怔住,捏紧拳头半晌无话。

这并非是谢楹打击他,但事实的确如此,天下三分,她身系大昭与大澧,又是北狄的眼中钉、肉中刺。

而眼下,内中权力漩涡太过複杂,暗流涌动,她如何安然脱身?

“阿兄,太晚了,”谢楹苦笑道,“其实,我很多时候在想,倘若,早些时候,你真的提出要带我离开,说不定,我真的会头也不回地跟着你离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