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想造反,但夫君是忠臣(156)

作者:一杯麦冬 阅读记录


当然,若是这位王妃向他保证,自己愿意把答案告诉他……

那他也很乐意为此付出一点小小的代价。

*

中军帐之外。

有几人正背着衆人,悄悄地讨论今日会城的情况。

“任永望什麽意思?他前几日不还觉得将军不会开口给什麽指示吗?今日怎麽像是得到了什麽宝贝一样,还藏着掖着,谁都不给说。”

“呵,他不向来是这样?怀疑将军的时候,比谁都快,等到将军给了几句提点,又好像他多崇拜将军一样。”

几个人先是对任永望反複无常的态度进行了一顿批判。

随后,他们开始尝试自己猜测漠北将军给任永望提点的内容。

毕竟,将军不让他们知道,他们还不能猜吗?

“赵嘉志到底是怎麽栽在会城的?详细的作战文书呢?返回来没有?”

第一个人试图搜集更多的有效信息。

“还作战文书呢,赵嘉志全军覆没,本人被俘,你还想要作战文书?”

第二个人白了第一个人一眼,看他的眼神好像是在看傻子。

第一个人立刻拧起眉毛,狐疑道:“没有作战文书,将军怎麽知道他是怎麽调兵遣将的?又怎麽提点任永望?总不能靠做梦吧?”

另一个人咧嘴笑笑,然后撇着嘴摆了摆手:“将军和你能一样吗,将军自然是料事如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啊!”

“放屁!天王老子来了,要分析战局也必须有作战文书!”

顿时,第一个人不乐意,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干什麽干什麽,小点声,我们是偷着讨论的,中军帐离这里也不远,你们嗓门多大自己心里没数吗?”

旁边有没参与进几人争执的人还清醒着,见他们声音越来越大,反应过来,连忙劝阻。

那两个在吵的,都别过头去,不出声了。

劝阻的人捂住了脑袋。他头疼。

若是在一些太平地界,州与州的驻防军队之间,恐怕都没有多少联系,能将人脸认全的将军,都算是记忆力出衆的。

可是西疆拢共就这麽些人,又常年打仗,这也就意味着,各方的交流都会十分频繁。

他们这些人,关系好,但仇怨也多。

今天你着急,调走了我这边的军饷,明天我不舒服,抢先拖走了你那边的棉衣。

按说是应该逐级上报的。

但是西疆这些年的主事人一直是漠北将军。

越过漠北将军,再要找他的上级,那就只有皇上了。

他们西疆之内,折腾归折腾,但若是谁要在皇帝那里给漠北将军上眼药,那是会被群起而攻之的。

毕竟,在漠北将军来西疆之前,大魏的西疆边境已经被西夷人侵蚀到了一定的程度。

朝中说是要运送军粮,调拨援军,却迟迟未到。

那时,在座的很多人都想过,以身殉国,死守自己的城池到最后一刻。

漠北来了以后,他们不仅有了主心骨,连军饷都发放的及时了起来。

西疆的将士们,没有不感激这点的。

既然谁都不愿意把这些複杂又混乱的事情捅出去,最终,便只能西疆的事情西疆解决。

这些个将军参军都互相认识,有了什麽问题,便直接找上门去,狠狠吵一架,或者干脆借着切磋的名义互殴一顿。

输了就认怂,赢了的说了算。

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习惯。

颇有些自己的家务事不需要外人操心的感觉。

自从漠北将军开始减少对他们的指点之后,他们就开了这样的一个小会,偷偷揣摩漠北将军的意思。

别说,这样的效果还真不错,每次都能让他们揣摩出一点有用的东西。

不过漠北将军近日太过寡言,他们实在是有些难以为继,这才把主意打到了任永望身上。

没想到任永望是个棒槌!

衆人终于不再吵架,同仇敌忾地骂起了任永望。

刚刚转移话题的人,松了一口气。

这会总算是还能开下去,没有被其他人发现。

*

与此同时,沈妙妍皱着眉听着有些模糊的声音。

自从她挖了地道,她军帐的隔音就变差了。

但这个地道是计划里相当重要的一环,并且必须直接连接中军帐,否则都没有意义。

她也只好忍耐生出的噪音。

但有时,这种糟糕的隔音,也有些好处。

譬如,今日这地道的噪音不仅变大了,还是一群人在争执,说什麽嗓门大。

确实嗓门不小。

沈妙妍原本还是忍耐的闭着眼,听着听着,却突然睁开了眼睛。

她眼中的困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十分清明的神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