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双女儿家庭(152)

作者:江今九 阅读记录


自那天之后,他就没再见过谢振华。但是一番打听后,也没打听到他落入日本人手里,这让他稍稍放心了些。

只要没落入日本人手里,便肯定在某个角落活着。

冯然对四人说:“收拾一下,晚上八点我送你们离开。”他笑道:“今夜是最好的时机。”

开始江晚晚没能完全明白到最后那句话真正的含义,直到载着他们几人的车越来越靠近火车站,身后不知哪些地方时不时传来的枪击声,她才明白,所谓最好的时机,不过是有人替他们争取。

有冯然在背后操作,江晚晚他们还算顺利来到火车站月台。

相处了四天的人即将分别,北上的北上,南下的南下。

几人心里都清楚,这一别将是最后一面。

冯然叮嘱顾怀安和江晚晚:“去到美国一定要好好学习美国人的先进技术,等我们国家打赢了这场战争,回来发挥你们所学。”

袁征也点头附和:“我们都等着你说的,中国人开着自己制造的飞机在自己国家的天空翺翔的那一天。”

江晚晚点了点头。

她一定会的。

火车拉起鸣笛声,在提醒着还没上车的人抓紧上车。

冯然看着四人,前沿瓦努,最后说了句保重。

没多久,火车缓缓驶出月台。

江晚晚和顾怀安坐的是独立包厢,厢内只有他们两个。

两人看着窗外,努力想再看多上海几眼。

他们要乘坐几天的火车到广州,再从广州去香港。

广州也已经是沦陷区,两人都不知道到了那边之后会遇到什麽情况,是否能顺利过到香港。

前路茫茫,生死难料。

好在冯然办事确实靠谱,他们到广州后,一下火车就有他的人来接应,且衣食住行都安排妥贴。

两人在广州停留了两天,第三天才转去香港。

和离开上海时不同,他们离开广州时是拿着‘合法’证件,光明正大地。

在广州接应他们的人将事先买好的开往美国的邮轮的票郑重交到他们手里,叮嘱道:“一定要保管好,现在这个票,说是千金难求也不为过。”

这个顾怀安和江晚晚自然也是知道。

“到了香港就靠你们自己了,那边也不太平,虽然你们只待几天,但凡是还是要小心。”送他们的人,就像个长辈,似乎有说不完的叮嘱的话。

“放心,我们会的。”顾怀安看着这个年纪似乎比自己还要小上两岁的男子,说不出的百感交集。

来到这个时代,他发现自己实在是不如的人实在太多太多。

两个小时后,顾怀安和江晚晚踏上了香港,这片自1898年起就落在英国人手里的土地。

两人听从了协助他们来港人的建议,到港后来到维多利亚酒店住下。

到香港的第三天,就从从别人的口耳相传里听到一个让人沉痛的消息——和香港挤挨着的深圳再次落入了日本人手里。

香港这边顿时人心惶惶,对英国人对抗日军队的能力十分悲观,甚至怀疑,如果日本人真侵略香港,英国人会不会干脆不抵抗,直接放弃香港。

在这个氛围下,几天后那趟开往美国的邮轮船票愈发一票难求。

这日,江晚晚和顾怀安来到维多利亚酒店的餐厅吃饭。

期间,有名中国男子走上前打招呼。

“听口音,你们是从内地过来的?”

顾怀安点了点头,笑问他:“听你的口音,也不像本地的。”

男子笑笑:“去年从上海躲到这里来的,不过看来香港也很快不太平。”

“嗯,现在国内,也不好说哪个地方是绝对太平的。”

“所以,还是国外安全。”男子无意感叹,佯装不经意问顾怀安他们:“你们来香港,是打算从这离开去国外吗?”

顾怀安摇了摇头:“逃到这里已非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所为,可为了家人,也只能选择当一回懦夫。若日本人攻打香港,身为一个中国人怎麽能只想着离开。”

男子听出了他这话的言外之意,尴尬笑了笑,扔下一句‘不打扰他们吃饭’便起身离开。

一直没开口的江晚晚这才问顾怀安:“为什麽要这样对那个人说?”

顾怀安分析给她听:“我昨天就留意到这个人了,来这餐厅吃饭,眼睛一直四处打量。让人不得不怀疑,与其说来着吃饭,不如说来这物色目标。出门在外,特别是这样动蕩的时候,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而且他上前来和我们搭讪,显然我们也是经过他筛选的目标。我们是生面孔,如果经常有留意的,肯定一下子就看出我们是刚来的。这时候来香港的人,十有八、九都是为了躲避战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