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成山旧事(双重生)(229)
作者:清清晚 阅读记录
徐元瀚十二岁离开家,这些年四处游学,等回到书院的时候,家中的小妹都已经三岁了。
小妹虽然怕生,但是和他异常亲近,每次他一回家,小妹看见他就朝他伸手,示意让他抱,小胖脸笑起来软糯糯的模样,与他母亲极其相似。
徐元瀚不常回家,尽管回到无锡,大多数时候都在书院读书,与其他学生一起住在书院。
徐嘉良虽然看不惯官场上的风气,坚决不入仕途,但是在得知儿子乡试高中解元之后,还是高兴到摆了好几日宴席。
儿子入不入仕途,是他自己的事情,当老爹能做的,只有两个字——支持。
无论怎麽选择,他都支持。
所以,在得知儿子平日较好的女学生、竟然是京城顾首辅送来书院小住的独女千金,加上林含娇说起两家想结为亲家的心思,徐嘉良听完之后,并没有表示反对。
路是他儿子自己选的,人也是他儿子喜欢的,至于结果怎麽样,也应该是他儿子自己承担着的。
只是这次儿子从西南回来,準备参加明年的会试,徐嘉良昨晚贪喝了两杯,拉着儿子饮酒的时候,语重心长说了一番话:
“你知道你干爹当年,为什麽辞官来到无锡了吗?”
徐元瀚自然是不太清楚这些十几年前的往事,知晓内幕的人本就不多,何况事情过了这麽多年,如今还能记得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见他儿子摇头,徐嘉良又问他:“游学的时候,你小叔带你去过荆州吗?”
提起荆州,徐元瀚明显有印象,很快点了点头。
“在荆州的时候,你看到了什麽?”
徐元瀚想了想,说道:“世家沉疴颇重,新政推行已经十数年,仍旧无法彻底清除沉疴,朝□□朽在所难免,除此之外……”
他沉吟半晌:“没什麽特殊的。”
徐嘉良听完沉默不语,半晌才叹息道:“这就是了。”
他放下酒杯:“你可知道,当年你干爹推行新政的时候,所有新政都自荆州起,甚至他的老师徐阁老,也是在荆州开始试点推行的新政。”
“可是,到了如今,荆州又是怎样的光景呢?”
徐嘉良颇为无奈:“时过境迁了,当初轰轰烈烈的东西,只要上面变了,下面就会跟着一起变,你以为你自己能改变什麽,实际上,不过是黄粱大梦一场空。”
他摇着头叹息,重新给二人倒满酒杯:“所谓仕途,若是不为名利,最后只能被这颗良心绊倒,摔得面目全非,你干爹到现在都不敢去荆州,原因你也应该清楚,他得罪的世家太多了。”
徐嘉良默默听着,记起前几年孟煜前去荆州,好像有人听说此事后,特意找到机会刺杀孟煜,就是为了报複当年清田之事。
“你也该好好想想,为什麽你干爹坐上首辅之位,短短一年间改天换地,而如今的顾首辅稳坐十几年朝堂,表面朝政光鲜亮丽,可是实际上呢?”
徐嘉良叹口气,不再继续说了,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徐元瀚看着自己手里的酒杯,许久才道了一句:“父亲,您说过,不能妄议朝政。”
耳边传来一声轻笑,又带着几分轻蔑:“妄议、妄议,到底什麽才叫妄议朝政呢?”
徐嘉良盯着自己手里的酒杯,看着里面细碎的光辉:“那些话,凭什麽说不得呢?”
直到现在,二人酒后说过的话,还在徐元瀚心头回蕩着。
他知道父亲一生不入仕,不是入不了仕途,而是不愿入仕。
许是见过太多,又许是经历过太多,他知道父亲早就对朝堂失望透顶,情愿留在书院里,做一名默默无闻的教书先生。
可是,一旦这次他进京参加会试,日后早晚会踏入朝堂。
徐元瀚心里也很迷茫。
他不知道未来发生的一切,是不是他想要的,日后会不会因为这个决定后悔。
不过,他唯一能确认的,是现在站在他身边的这个人。
顾慕溪拿起桌上的点心,正掰成小块递给他小妹,他小妹咋呼着双手吃得不亦乐乎,一大一小玩得很是开心。
庭院里人来人往,不断有各家先生的夫人们,过来与顾慕溪打招呼,顾慕溪一一笑着应答,她的目光却时不时落到后面的徐元瀚身上。
徐元瀚站在廊下,默默看着庭院里的人,心里十分安稳。
如果能和她到京城,过上她想要的日子,无论怎样,他都可以接受。
他记得那晚父亲说过,几年前孟煜来到无锡,除了想远离朝堂,还有别的原因——
“你干爹来到无锡那年,和你爹我喝过一次酒,聊了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