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小厮摆手,“谢您了,不能收。”
谭有义朝左右看看,“来伯府一趟,未能给伯爷请安,失礼了。”
“伯爷呀?”小厮朝林府看了一眼,就道:“家里来亲眷了,常年不见,伯爷自是要相陪的。”
是啊!应该!应该的。
四爷把人都给送走了,这才往林府去。
一撩帘子,里面就一静。
桐桐就笑,“人走了?”
“走了!”四爷将披风递给桐桐,然后跟林家的亲眷寒暄,却再不提之前的事。
姨丈就如坐针毡,一副惶恐的样子。
那边伯爷还问说:“今儿不进宫麽?”
“稍晚些吧!”
舅舅就很高兴,跟四爷说起了格物来,他觉得这位金大人是个格物大家。
四爷就笑,“那您可太小看咱们林伯爷了,论起格物,林伯爷可不在我之下。”
舅舅一脸惊讶,“叔珩善此道?”他不住的摇头,“你不知道,我有一个学生,乃是格物奇才。不过是家寒一些,平日里帮商家做做账目……衙门里一年到头的赋税营算,他也靠这些赚些银线……我是常劝他考到京城来,好奔个前程。可他呢,一是耿直狷介,二是家世拖累,一直埋没在老家……”
四爷就道,“若是真有才,求真馆破格录用。若是父母多病,可带来京城医治。若是妻儿难同行,朝廷也可以安排人接送……但一定得是有真才。”
“没有成亲,确实是父母多病,他是长兄……至于才嘛,我见他批注《算筹》上的错误,又精通账目,不知道多大的能耐才算是真才……”
这边说着话,姨丈悄悄的出去了,谁也没过多的留意。
桐桐也只扫了一眼,再没管过。
等了一会子,槐花来上茶,低声跟桐桐说了一句:“门外有小厮,跟姨丈说了几句话,好像是谁很感谢……金大人很坦诚,要找什麽商户当家的议事,也请了姨丈……”
桐桐点头,叫槐花只管去忙。她看了四爷一眼:坦诚?嗯!但愿你们一直这麽觉得。
万里扶摇(114)二更 万里扶摇(1……
万里扶摇(114)
隔了两天, 齐渭就收到消息:无人阻拦,一切如常。
也就是说,路可以继续修了。
虽然不知道金肆晔跟这些商人是怎麽谈的,但工地恢複了。
四爷就说他:“那就去忙吧!放心, 他们不会再干扰了。”
是!这些人得赶紧拿出态度来, 知道症结在哪了, 从言谈里也听出了朝廷的真诚和确实存在的顾虑, 那现在就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矛盾。
不仅不敢叫人捣乱, 还得送些粮食、油、肉之类的, 安抚安抚。
谭有义甄选了新明一百三十八家商家, 这些商人每个行省都有, 只是数目不等而已。把人集中在一起, 这需得大家来协商。
其中就有姨丈和佟胜丁。
这些人在城外的别庄里没日没夜的讨论了七八天, 最后拿出了章程, 这才给求真馆送了帖子, 要见四爷。
四爷也见了, 就在求真馆的议事厅里。
这些人都来是不现实的, 来了十多个代表,以谭有义、佟胜丁为首。
谭有义就说,“金大人,您的话, 我们想了又想, 也拿出了章程。我们愿意联合起来,合股修路,不管是哪一段,朝廷说修就修, 说怎麽修就怎麽修。”
他们说,四爷也就听着,很认真。甚至于,边上还有秘书丞,每一句都给记上。
完了之后,又把这个记录叫他们都看一遍,再签字。
四爷就说:“没别的意思,这是要呈送新阁,给陛下看的。你们的意思,我会帮着转达。朝廷会认真的考量你们的建议。”
态度很好,当时没给答複,却绝对很认真的对待了。
佟胜丁都觉得,真不该听林叔珩恐吓,也不该听金镇北说那些有的没的。老四这不是很好说话吗?
人被送走了,四爷看了看那些记录,顺手扔一边了。送新阁?阁老们忙着呢,这麽大的朝廷,多少事呢,专为这个一天天的商议,哪有那麽些时间?
小皇帝要上学,还要赶紧找个皇后,看这个做什麽?閑的吗?他宁肯做到糕点店吃点心、撸猫、看景儿,都不愿意看这个东西的。
抻着吧!不着急。
抻的又是十天半月的,眼前都腊月了,谭有义着急了,又递帖子,打听呢:得知道朝廷什麽意思吧。
这次四爷还是见了,见了之后只说:“这样,你们是一百三十八家,那就都请来,咱坐下来,一条一条的,把事情顺一顺。”
是要认真沟通、商议的意思!这是又往前迈了一步吧。
上一篇: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下一篇:踹掉冤种爹,皇位我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