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250)



明白!

“此事可谓险恶重重。你得把握度,最开始绝对不能探究的太深,这容易惹大乱子,一个不好就容易失控;也不能无所作为,先期能做到民间不泛滥,这就算是达到目的了。等控制住这一部分了,才能想下一步,军中的事怎麽办。不过,这也是个很好的跳板,尤其是放在兵部辖下,尤其妙……”

桐桐应着,“我心里有数。”不过,“你去宛平能做什麽?”

“想做的都能做,看情况而定。”四爷低声道,“至少……那里有废弃的银矿。”

嗯?

“银矿能重新出银,这就是功劳!下一步,户部的矿务司,我必是要去的。”

懂了!不管什麽武|器,离不了原材料。矿,是任何人都避不开的一个环节。桐桐叹气,“那……分头行动,收拾咱们自己留下的烂摊子。”

那要不然呢?换个人也收拾不了呀。

新官上任,去吏部领官印,官服,然后正式走马上任。

四爷就是一从七品的小县尉,骑着一匹老马,跟着吏部亲派的官员,走人了。

而桐桐呢,正面对一个五十来岁的油滑老头,此人是吏部的员外郎,这官袍穿的都掉色到看不清楚品级了,就知道此人在这个位置上混了多长时间。

老头儿很客气,“林大人,我送您去兵部。”

桐桐应了一声,跟在老头儿的侧后方。老头儿一路上絮絮叨叨的,“三十年里,我一共送了三百一十七个官员赴任,林大人是三百一十八位。最远的,我到过安南,最近的,就在吏部衙门内。新明一朝有规矩,新官上任需得吏部亲送。”

这麽安排没毛病,顺便能监察各地。

只是后来,这个监察之责就被刻意忽略了。

或者说,监察之责,成了官员们索贿的手段了。

就像是这位姓杜的老大人,官袍都成了这个德行了,可他那一双手……五十多岁了,保养的极好,就是脸上也是红白红白的,气色好极了。

这压根就不符合常年奔波在路上送官员上任的形象。只要在外面奔走的,风吹日晒之下,皮肤不能是这个状态。

老杜还在念叨呢,“我去西北,吃过烤全羊;我去江南,喝过杏花酿……”

眼看到了兵部门口了,桐桐站住脚,一本正经的给对方承诺:“等我收缴了火|枪,我给你一枪……”

116. 万里扶摇(15)二更 万里扶摇(15……

万里扶摇(15)

老杜看着这个年岁不大的小姑娘, 年纪还没自家孙女大呢。

人活到这把岁数了,还有什麽话是听不明白的?

说实话,这种自恃才高八斗的年轻人, 他见了太多了。每年选人进来, 这样轻狂的……老夫就看你能走多远。

他和善的笑了笑, “林大人等着, 本官进去交接。”

随意。

桐桐站在兵部的候见处, 就这麽等着。这一等就是半个时辰, 老杜回来了。不仅他回来了,还带了一个兵部的书吏吧!

此人颇为倨傲,打量了桐桐一眼, “林大人, 你已经入职了,请上任吧。”

这就完了?

这书吏依旧是仰着下巴站着,老杜似笑非笑的站在后面, 看桐桐:“林大人,上任去吧。”

没上司衙门的人亲送,你连你那小衙门的门都不知道朝哪边开吧。

没有人给你撑腰, 我看你那一群兵痞子,你怎麽拾掇。

年轻人,老夫得教教你,官场上最重要的就是——别得罪人。

别管这人官职大小,客气些。

桐桐就问这书吏,“您贵姓?”

“贵姓不敢当, 石国柱便是了。”

石国柱?

“记住了。”桐桐说完,行了一礼转身就走了。

石国柱看了一眼老杜,“一个小丫头, 正不知天高地厚呢。以为这里是闺阁呢,谁都惯着她。”

是!想当千金大小姐,那便回家去。既然出来做官了,官场的规矩就得懂。不懂就别怪受教训。

桐桐没找禁|枪监察衙门,她直接往书画店去了。

在书画店,买了人家的宣纸,借了人家的笔墨,然后写了两幅大字,叫了店家,“麻烦你马上帮我装裱,一会子我要用。”

装裱哪有那麽快的。

“快不了吗?”桐桐就递了银钱,“这样,给我找两块木板,帮我把这字给贴上去,再买两块红布,给我盖上。”

您这是要干嘛呀?

桐桐只问老板:“这活儿,您接不接?”

接!接!接呀!哪有把银子往外推的?

“那就行了!”桐桐转身走人,留下老板对着这两幅字皱眉,摸不清楚这客人的路数。

桐桐这才往衙门去。

林木儿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