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是吗?这个田易阳不知道的,但老师说的那肯定就是真的,“买!不管卖不卖得出去,都买纸回来,该练就练。”
家里的书桌写起来太逼仄了,就在外面的茶几上写,大冬天的一进屋子,就是满屋子的墨香。
林守道一进门,一闻这味道,一看这满屋挂的这字,心情怎麽能不舒畅?活到这个份上,活的就是孩子。
孩子穿的好,吃的好,长的壮壮的,要是再懂事听话,学的好,那真是能激发出人的干劲来。
桐桐叫他:“爸,在厨房干什麽,出来吃饭!”
“我在厨房吃。”油粘在茶几上污了纸张就不好了。
然后两口子一个厨房里,一个厨房外,就说房子要不要买的事。房管科已经开始统计了,不打算买的话,房子就往出挂了,有些人家儿子长大了,也在厂里,人家或许想给儿子单买呢?
田易阳就说:“一平八十,比原来预想的低。这房价在哪都买不到房子了。三十五平,一平八十块钱,这就得两千八。”
林守道就说,“那就买!买断工龄的钱是三千五,这个钱当时还了一些饑荒,但这半年咱又攒下一些,这钱应该是填平了。”
“不算咱身上家用的零钱,存折上还有三千七。”田易阳就跟男人商量,“这机会就一次,咱能不能买一套别人腾出来的五十平上下的房子。”
啊?
“有四十八平的,有五十四平的……四十八平的得……”
桐桐给报数,“三千八百四十。”买这个基本不拉饑荒,积蓄三千七,距离房款只差一百四。
“要是五十四平的?”
“那就多了,得四千三百二十,还差六百二十块钱。”桐桐写好一副,坐直伸伸腰,六百多块,不算多,但肯定家里拿不出来,得借钱。
林守道就有些犹豫,借肯定不能只借六百二,家里还得过日子,孩子上学还得开销,至少得借八百块钱吧。
田易阳就说,“五十四平,两居室的房子够住了。这次一买,咱这一辈子都不再说房子的事了。”
林守道将饼子往嘴里塞着,“那我抽空回老家一趟,凑凑看。”
回了一趟老家,爷爷奶奶喂的两头猪卖了,一共三百六十块钱,又把家里的鸡鸭鹅提前卖了,给凑够了四百。
姥姥姥爷也卖了两头猪,一共三百八十块钱。姥爷从秋里就开始做豆腐,挣了有个一百来块,又给添上,凑够了五百。
林守道叫桐桐帮着记账,“这基本就够了,你大伯和你舅又撵上来,都给了一百。”
反正借回来了一千一,“这饑荒明年得还上吧?”
“明年春上就得慢慢还!家里开春要耕耙,要买种子化肥……我跟你妈挣着还着吧。”
桐桐:“……”一套房子,把自家和老家都掏干净了。
509.人生向暖(18)三更
人生向暖(18)
这房子真的不是家家都买的起的。
就像是邱豔家, 李梅并不是买断工龄,她是一直在等着返岗。这几个月单位也给介绍了一些工作,再就业嘛。
但是试用之后并没有成, 拿不起人家的活, 或是受不了新制度的管理, 不适应,一直也没能上班。
像这样的人,他们考量的是:等着安置工作总比拿上三千五买断一辈子强吧。咱自己又找不到工作。
可如果没有这个买断的钱,奔着以后有工作考量,家里自然就凑不出来几千块的买房钱了。
于是, 像是这样的人就四处鼓动, 意思是大家都不交这个钱,看厂里能咋办。
可这麽干之后呢?有几个跳的特别高的,工作上的小疏忽马上被逮住了。然后小事按照大事办, 直接给开除了。
改制小组的人不怕人说,这是必须改, 要是不愿意买, 可以协调你们联系城市的公房。每个在职的,每月给一份房补, 这还不成吗?而且, 房钱真的压的特别的便宜低, 厂里并没有在这个上面沾到啥便宜。
这个钱收回来,企业是要办大事的。
有人怂恿闹事, 可一口气开除了带头的五个人,一下子就没人蹦跶了。
李梅和邱山不得不考量,看是买房子呢,还是干脆搬出去住平房。搬出去需要粉刷房子, 需要取暖买炭,这都是极大的开销。
最后怎麽办呢?两口子凑来凑去,借遍了亲戚朋友,只能凑来不到一千块钱。
厂里最早盖起来的两层老楼,住在里面的人觉得花钱买这个纯属脑子有毛病。有的干脆买其他大一些面积的,有些宁肯去住平房也不住这个。
那个房子是共用厕所,共用水房,是最早的筒子楼。
上一篇: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下一篇:踹掉冤种爹,皇位我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