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我在汉朝养老(460)

“给我人参。”小七伸手。

谢琅指一下对面灶房。

小七打开橱柜,最上层的盘子里满满一盘人参。大的小的老的少的就这么随意放在那儿,小七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他三爷真是家大业大,不拿人参当宝。

“三爷,放几根?”小七大声问。

谢琅想一下,“挑个最大的,水你看着放,够我和你仲卿爷爷喝三天的就成了。”

“仲卿爷爷能在咱家住多久?”小七好奇地问。

卫青接道,“三天。”

“啊?”小七惊叫出声。

卫青虽未娶妻,但他有妾,他母亲活着的时候给他纳的。他的妾给他生了三个孩子。其中最大的还不懂事,最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卫青便没把他们带过来,怕给谢琅添麻烦。

卫青在外的这些日子,家里人管不住老大,老大已比霍去病小时候还皮。卫青打算休息几天,就给他儿找个夫子,教其诗书礼仪。

卫青便说:“以后上午过来,下午回去。休沐日就不过来了。”不等小七开口,“别高兴过早,我不在,去病一定会过来。”

“他——”小七走过来,“三爷,我明日就去找孟达爷爷。”

卫青笑道:“去吧。”

次日小七没有去,盖因他没腰牌进不去。

寒冬腊月,刘彻过来吃榴莲,小七又是给刘彻沏茶,又是剥榴莲,又是剥松子,搞得刘彻都以为他要毒死自己,根本不敢吃。

谢琅无声地说出“有事相求”,刘彻才敢伸手。

不出卫青所料,小七真把刘彻说动了。刘彻考虑到谢琅上半年忙着耕种夏收,便跟小七说立秋日出发。

小七当时便高兴的又蹦又跳,嚷嚷道,“三爷,只我们四个,别带去病叔叔啊。”

“四个?”谢琅看着他。

小七点一下头,“哦,错了,是五个,还有据儿。”

“陛下,不好了!”

刘彻眉头一皱,“谁呀?”

谢琅出去看看,“像是你宫里的小黄门,以前随你来过。”

“问问他出什么事了。”刘彻道。

小黄门急急道,“大将军受伤了。”

“什么?!”刘彻神色大变,“在哪儿?怎么伤的?”

“奴婢也不知。奴婢听太子说的,是李,李广老将军的儿子李敢伤的他。怎么伤的,奴婢,奴婢还没来得及问。”

刘彻勃然大怒:“该死的!竟敢——来人,备马!”

“小七,看着家。”谢琅连忙把小七的马牵出来。

小七跟上去:“我也去!”

“看家!”刘彻瞪他一眼,就冲谢琅说,“走!”

谢琅忙问小黄门,“仲卿在何处?”

小黄门忙说:“侯府。”

刘彻直奔卫青府上。谢琅赶到见卫青府上大门紧闭,跳下马就踹门。

“何人——三,三公子,陛下?你们——”

“让开!”谢琅抬手把他拨开,直奔卫青卧房。然而,到门口,卧房门开了。谢琅脚下一顿,“你没事?”

卫青苦笑,“谁说的啊?小伤,不碍事。”

刘彻见他脸色苍白,额头上还有些虚汗,不禁皱眉,“伤在何处?”

“胳膊上,几日就好了。”卫青道。

谢琅走过去,“是吗?”趁其不备,攥住他的右胳膊。

卫青倒抽一口气,脸色变得异常吓人。

“这叫无事?”刘彻瞪他一眼,“来人,宣太医!”

随后赶到的侍卫应一声,就匆匆往皇宫跑去。

谢琅松开他,“进屋说。”看向刘彻。

刘彻微微颔首,跨进卧室。

卫青不禁看一眼谢琅,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是贱妾说的。”门后里闪出一名年轻女子,“贱妾拜见陛下,参见三公子。”

谢琅见过她,卫青的妾,“你?”

“贱妾曾见过侯爷用飞鸽给三公子传信。”女子说着,忍不住看一眼卫青,担心卫青训她。

刘彻见状,开口道,“继续。”

“贱妾想到李敢他是关内侯,贱妾找三公子,三公子还是得去找陛下,就偷偷用太子送给侯爷的那只鸽子,传信告之太子殿下。”女子说着,跪在地上,“求侯爷恕罪。”

刘彻:“起身说。”

女子一动未动,“侯爷不准贱妾声张。”

“朕猜到了。”卫青说他几日便可痊愈,又见卫青的妾出面,结合他的性格,刘彻便知卫青不想闹得人尽皆知,“在哪儿?”

女子开口道:“东市。大儿闹着要出去,侯爷说小孩不可天天关在府中,领着大儿到东市就碰到了李敢。李敢对侯爷出言不逊,侯爷起初没理他。

“贱妾听家奴说,他见侯爷不理他,就追着侯爷骂侯爷是杀人凶手,是他杀父仇人,要为父报仇。侯爷停下来,他拿着剑就劈侯爷。侯爷身无寸铁,又要保护大儿,才会被他打伤。”

元月月半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