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知道你们廷尉府,喜欢先用刑后问案。”东方朔冲仆人使个眼色,“快去!我跟你们走。抓人之前也不弄清楚,他是养蚕里的里长。陛下钦点的。干偷鸡摸狗的事,也不可能在陛下眼皮子底下倒卖耕牛。”
谢琅气笑了,“东方朔,说谁偷鸡摸狗?”
“我,我,说我。”东方朔连忙做个请的手势。
谢琅瞥他一眼,“我明天就搬城里跟你做邻居。”
东方朔脸色骤变,腿肚子转筋,双膝发软,“我错了,三公子。”
谢琅哼一声,转身往外走。
到廷尉衙门门口,两名衙役拦住谢琅,两名进去通报。
片刻,出来三个人,不看官服,只看三人神态,谢琅都知道位于中间的那位,器宇轩昂的中年男子是新上任的廷尉张汤,“草民见过张大人。”
“半日不见,张大人别来无恙。”
东方朔恭恭敬敬行一个同僚之间的礼,说出来的话让张汤眉头紧锁,“他的牛是你买的?”
东方朔笑道:“陛下买的。张大人查吧。对了,陛下亲眼看着牛行小吏把他名下的牛划掉的。”
“你,东方朔!本官在问案。”张汤怒道。
谢琅开口道,“昨日确实划掉了。至于今天为何又出现在草民名下,还得请张大人派人去查。”
“这一点本官自会派人去查。你进去,把昨日卖牛的经过详细说一遍。”张汤道。
东方朔抬脚进去。
“东方曼倩!”张汤开口道,“这里是我廷尉府。”
东方朔笑看着他,“不让下官进去?那下官去找陛下。知不知道下官为何喊他三公子?陛下在民间化名孟达,卫青将军是仲卿,他是三郎。”
第97章 博大精深
张汤心中一惊,见东方朔一副颐指气使的模样,干脆说,“不知道。没听陛下说过。”
“你当然不知道。因为吾也不知道。”
张汤猛然转过身,“陛下?”
“微臣给陛下请安。”东方朔小跑过去。
谢琅走过去,“草民给陛下请安。陛下怎么会从衙门后面过来?”
“从那边近。”刘彻大步往里走,“又是你们村的人?”
谢琅冲张汤点一下头,跟进去就说,“村里的人不敢陷害草民。草民怀疑是小七的母亲。”
刘彻转身坐下,冲旁边努一下嘴。
谢琅坐下。张汤脚步一顿,就看东方朔,真的?
东方朔抬起下巴,当然!虽然陛下不承认。
张汤瞪他一眼,把竹简递给刘彻,“陛下,谢,谢三公子家的牛已经卖了,但牛还在上面。”
“派人查了没?”刘彻瞅一眼就问。
张汤:“微臣立刻派人去查。”到外面就吩咐衙役把经办人全部带过来。
刘彻合上竹简,转向谢琅,“冤有头债有主,小七的母亲心中有气也该找钱小花,为何要陷害你?”
“她的目的是小七。草民怀疑她行此招数是想一箭双雕。”谢琅道。
刘彻摇了摇头,“吾不这样认为。她并不喜欢小七。同那个丈夫和离后,再嫁就有了自己的儿子,完全不需要这样做。”
“陛下,不如等人到了再问三公子。”东方朔小声提醒道。
刘彻猛然转向他,“你不说话吾都忘了。我是孟达,卫青是仲卿,他是三郎。我三人何时结成异性兄弟,吾怎不知?”
“微臣也不知。”东方朔道。
张汤看向他,“我就知道你在胡扯。”
“我胡扯什么?陛下在民间的化名孟达,这点是真的?陛下。”东方朔道,“卫青将军叫仲卿,三郎是三公子的本名,微臣没说错吧?合起来正是孟达、仲卿和三郎。”
张汤噎住。
刘彻说不出话来。
谢琅想笑,“每每听到类似的话,草民都不得不感慨,华夏文字博大精深。陛下,言归正传。”
“三公子,这样说就不仗义了。”东方朔忍不住反驳,“我刚才那样讲都是为了你。”
谢琅歪头看着他,“我说什么了?华夏文字博大精深你不同意,还是不准我同陛下说正事?”
东方朔噎住了。
刘彻忍不住笑了,“终于有一个人能把你堵得有口难言。三郎,先不说谁陷害你。你家的牛好好的,卖它作甚?”
“年龄大了,换了一头驴。”谢琅说着,忽然想到一件事,“这点牲口行的小吏可以作证。”
刘彻:“他都把这个改了,把他带过来也不会承认昨日有见过你。”
“那就用刑。”东方朔道。
张汤冷笑一声,“看来问案先用刑的并不是廷尉府,而是东方大人。”
“我……都清楚了,还需怎么审?”东方朔瞥一眼谢琅,“你怀疑三公子为了省几株文书钱,私下卖的?三公子可不是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