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求生路:我用模拟器种田(15)
作者:曾甜 阅读记录
“是啊,咱们家要是没了卖盐那笔收入,咱家三十多口子的人连吃饭都是问题……”
还不等着几个妯娌说完话,陈小一几兄弟就赶紧把身上那重重的背篓,都放了下来。
然后,陈小一还把自己身上藏着的那几斤烤鱼,都拿出来,递给自己的外公外婆。
“盐,娘叫我们来换盐!”
这话一说出口,有人就小声的嘀咕了。
“小姑子家咋搞来这么多新鲜萝卜呀?”
“你管她从哪里搞来的?咱们能吃就行。还有那烤鱼,我怎么就感觉香呢?”
陈小一几兄弟的外公外婆,也知道自己小闺女生活的不易,他们二老不想要她拿来的这些东西,可几个儿子儿媳都看着呢,于是,他们把几个背篓里的萝卜都抖落在了自家卧室,又端了一木碗的盐,给了陈小一。
他家里的几个儿子都是在盐井里做工的。专门挖井盐的。
这盐井一开始是他们老陈洼村几个年轻后生折腾出来的。后来被官府的人抢去,就成了县衙几个官人开的了。后来,官府还派了衙役过来监工,就为了防止这些工人偷盐,在外头悄悄卖。
然而,底层的一些小老百姓都有一套生存智慧。
他们为了搞到井盐,往往会穿上那种晒干挖空了粗藤制的衣服和裤子。
穿着那几身特制的裤子衣服后下井,那盐分高的井水就会把裤子衣服都浸湿。
回家了,这衣裤里头的盐分就能搞出来了。
每人天天搞小半碗,时间一长,一年攒下来的盐还能囤上大半桶。
不管是自己吃,还是悄悄的卖给其他人,或者是跟自己的一些亲戚朋友们以物换物,都是相当划算的。
毕竟,官盐实在是太贵了!
一大家子几十口子的人如果天天吃官盐,就得花将近一两的银子。
农家人天天在地里干活,种十几亩的地,秋收了都不一定能卖上一两银子的巨款。
……
陈小一几兄弟的外婆见他们几兄弟好像不太灵光,心生怜悯,亲自去了自己卧室,拿了几十个存了快要一年的山楂果,给了他们。
这些山楂果太酸了,他们家孩子吃了几回都不爱吃。说吃了几个后,好不容易吃饱的肚子又饿了,烧的人心慌。
……
额外的得了这些红红的山楂果,陈小一几兄弟极为高兴。
陈小一更是想着,这红果子得让爹娘尝尝。
第11章 女人太苦也太难
陈小一几兄弟拿到盐,就背着空背篓回家了。
如今天气冷,他们三人也就在大中午时,共吃了一条鱼。傍晚回到家时,肚子饿的咕咕直叫。
陈飞燕从陈小一手里接过拿满满一碗的盐,心想,她娘家人给盐倒是大方。
就是这古代的井盐嘛,颜色有些不大好看。竟然是土黄还带着一丝微绿。
一看到这种盐,她立马想到现代人天天吃的纯白色的盐。
想要把盐提纯,且弄成纯白色,在古代,难度有点大。她根本就做不到。
陈飞燕曾经看过的无数本种田小说。
在那些小说里,不管主角是男的还是女的,也不管是学的啥专业,一个个的都好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化学物理啥的都被主角们掌握在手中。制盐提纯盐,更不在话下。
陈飞燕记得有个主角好像跟自己学生啥的,一穿越到大宋,就会各种染布技术,还能改良纺织机,蒸汽机……,有些主角甚至还能发明出火药手枪大炮,要么就是整出几十吨的白砂糖,也能做出卤煮的猪下水,制作出各种美味的点心。
那些人都太有本事来,弄的陈飞燕都有点惭愧和自卑了。
陈飞燕作为一个现代社会底层普通人,她这几天都在回顾过去。
她发现这些年里自己除了读书,她在古代能够派上用场的技能好像一个都没有。
卤肉拌凉菜,她其实也会做。
就是古代农村太穷了,肚子都填不饱,她去哪里找所谓古代人都嫌弃都不会做的猪下水去?!
还有做卤肉的各种调料,什么八角桂皮冰糖、当归白芷草果、丁香肉桂豆蔻、香叶茴香山奈,她在这山里不知道要费多少力气和心思才能收集到。更何况,这些香料很多地方根本就不生长……
另外,现代人认为的用来做菜的几种基本调料,也不是古代底层人能吃得起的。
油盐酱醋,哪一个不得花大钱买?
再加上,古代养猪不容易,养的小猪如果不够仔细,它们稍不留意就会生病,甚至感染上猪瘟。农户想要卖出钱都不可能。如此一来,猪在古代就是供不应求的好货。
上一篇:反派后妈在娃综爆红了
下一篇:后妈一身反骨,在娃综给人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