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番外(353)

作者:栗银 阅读记录
两道菜分别

是酸辣土豆丝和清炒鸡枞菌,汤则是玉米冬瓜汤。

韩榆一言不发地扒饭,饭厅里只有筷子磕到瓷碗的清脆声响。

韩八觉得这样的气氛别扭极了,挠挠耳朵,用很活跃的语调说:“主子您尝尝这道鸡枞菌,属下特地跟悦客来的大厨学过,保管您吃了还想吃。”

韩榆手下一顿,抬眸看过去:“悦客来?”

韩八昂首挺胸地点头:“是的,属下向他讨教过,这次绝不会再像上次那样......”

韩三暗骂一句蠢蛋,很不厚道地揭他的短:“并非讨教,韩八在悦客来的厨子做菜时爬到树上偷学的。”

韩榆:“......”

韩八气得跳脚:“韩三!”

该死的黑煤炭,竟然敢陷害他,让他在主子跟前出丑!

拔剑的手蠢蠢欲动。

韩榆早就习惯了他的下属们相爱相杀,今儿闹成一团,明儿又好得跟什么似的,左右两边的人斗成乌眼鸡,他眼皮都没抬一下。

尝一口清炒鸡枞菌,细嚼慢咽,韩榆中肯点评:“不错。”

“哈!”

韩八得意叉腰,身后的尾巴快要翘到天上去。

韩三:“......”

诡计多端的韩八。

韩榆没再理会他俩,吃完饭回房间洗漱。

把潮湿的头发擦得半干,韩榆拿着巾帕走到长桌前。

碧绿色的罐子还在原处,似乎落了些灰尘。

韩榆细致耐心地把它擦干净,手指轻碰一下冰凉的罐身。

“晚安。”

......

府试结束,

祖籍在县城的考生仍然在府城逗留。

上下值的路上,韩榆总能看到身着书生袍的年轻人走在街头。

韩榆看一眼就收回视线,繁重的事务和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让他没有闲心想太多。

另一边,府试的阅卷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考生并不多,连韩榆参加府试那年的零头都没有。

当然,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

原本需要三天的阅卷工作,阅卷官们只用了一天半就完成了。

阅卷结束,李通判将考生的答卷给韩榆送来。

韩榆很有耐心地把每张答卷都看了一遍,水平高的不是没有,但也只有零星几人。

“还是太少了。”知府大人不太满意,“本官府试时,竞争不知有多激烈,更遑论之后的院试乡试了。”

照这个趋势,乡试时云远府的秀才怕是会被其他府的秀才压着打。

李通判也是科举出身,如何能看不出这些答卷的水平。

只能说,那些年官府的不作为,给当地的读书人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这种影响一年半载不会消失,三年五载,甚至更久才可以。

“明日放榜后,你带人去找通过府试的考生,游说他们留在府城,入府学读书。”

李通判拱手:“是,下官记下了,明日便去。”

除了府学和官塾,坊间还真没几个教学有方的教书先生。

——早在几年前,匪患成灾的时候就举家搬走去外地了。

总而言之,入府学读书是最佳选择。



日,府试放榜。

韩榆早早处理完公务,叫上几位大人一起去看热闹。

途径云远书斋,里面的人群熙熙攘攘,隔壁的阅览室也坐满了人。

“每逢休沐,我都会来这里转转,总能淘到几本好书。”钱通判瞟了眼走在最前面的韩榆,“知府大人也常来,我几次碰见他为读书人答疑解惑呢。”

张同知捋着胡须慨叹:“韩大人是我见过最没官架子的知府。”

众人深有同感。

“诶你们说,前阵子三月里出的那件事,到底什么章程?”

“什么事?”

“还能什么是,马三呗。”

四人面面相觑,都有些沉默了。

“左右知府大人已将此事上达天听,自有陛下和朝中武将操心,跟咱们什么关系?”

张同知冲着过于天真的李通判翻了个白眼:“你想得太简单了,一旦两国撕破脸,大魏首当其冲要打的就是嘉元关和清塘关。”

嘉元关位于西北,乃是大越最最重要的军事要塞,有十数万将士驻扎于此。

一旦攻破嘉元关,大越西北岌岌可危。

至于清塘关,是位于云远府以南的一处要塞。

同理,若清塘关被敌军拿下,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云远府。

李通判脸色大变:“这可如何是好?”

吴同知拿胳膊肘捅了张同知一下,低声宽慰:“怕什么,清塘关有陈将军把守,再大的风浪也波及不到咱们云远府。”

陈方海将军可是镇国将军的义子,深得他的真传,打仗是

一把好手。

......应该?

毕竟清塘关安定多年,他们还真没见过动真格的时候。

想到这里,吴同知换了个说法:“就算陈将军没守住,不还有隔壁几个府,大家齐心协力,总能撑到救兵赶来的时候。”

李通判这才放下心来。

钱通判揣着手往前走,忽然来了句:“都别说了,知府大人呢?”

另三人抬头,前方已不见韩榆的身影。

“对啊,知府大人呢?”

“甭说废话了,还不赶紧追上去!”

四人拔腿就追,因常年久坐不动,没跑几步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过路人瞧见,吃吃发笑。

“他二婶你快看,对面跑来的四个像不像村里犁地的牛?”

“哪里像了,村里那头老黄牛可比他们结实多了,耕一天的地都不会累。”

四位大人:“......”

说就说,怎么还人身攻击?

紧赶慢赶赶到试院,韩榆果然已经在对面的茶馆里坐着了。

年轻的知府大人着一身靛青色常服,除了相貌优越一点,气质突出一点,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

试院外人声鼎沸,放眼望去,都是前来看榜的考生。

韩榆捏着茶杯,拖长了语调说:“十二年前,本官也是他们之中的一员,时隔多年,本官都老了。”

四个人:“......”

您要是老了,咱们几个怕是已经入土了。

最讨厌没有分寸感的人了!

张同知决定,从现在开始,他要半盏茶时间不跟知府大人

讲话。

“张大人,本官打算加固城门城墙,顺便把城墙砌高一点。”

韩榆一行人坐在最角落,人声嘈杂,其他人没法听到他的低语。

“这件事交给你去办,切记质量优先,那些乱七八糟的豆腐渣砖头白送也不要。”

张同知抱着茶杯,嘴唇动了下:“是,下官回去就张罗这件事。”

刚才不算。

半盏茶,从现在开始倒计时。

“本官以为,还是选用徽州砖,硬度足够,便是敌军强攻,也能坚持一段时间。”

张同知:“就听大人的。”

算了,只当我没说,半盏茶不作数。

吴同知眼神微闪,用气音问道:“大人可是觉得......”

韩榆给自己斟茶,语气沉静:“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吴同知还要再问,茶馆外传来响亮的一声“放榜了”,成功打断他想说的话。

考生们争相往前涌去,推推搡搡,谁也不让谁。

“中了!我中了!”

“这上面有我,王兄你看到了吗?我在第十八位!”

“我怎么落榜了?”

“刘兄莫要气馁,这才第一次,很多人准备得都不充分,来年你定能榜上有名。”

有人哭有人笑,形态各不相同。

体味一番人生百相,韩榆对这一批新鲜出炉的童生也有了大致了解:“我先回了,别忘记府学的事儿。”

李通判跟着起身,往对面的试院走去。

......

张同知一声令下,自有工匠忙活开来。

工匠的动作自然瞒不

过火眼金睛的百姓,都很好奇地围聚过来。

“修城门作甚?”

“怎还又往上砌墙了?这么高还不够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