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妾天天在翻墙(穿书)(70)
事实证明,再好的身子骨也不经他那般反复□□。
她如今腰酸得如同被重物碾过似的,连穿衣裳都费劲。
低头一瞥,映入眼的肌肤,是冷白的雪色处处缀着深红的清梅花瓣。
回想到些什么,一时脸上燥热难忍。
她勉强将里衣穿齐整,好在荔盈听到动静,进来了。
荔盈声音嫩且清脆,“喜双姐姐担心入夜又起凉风,去逐风院拿您的厚衣裳了,奴婢来伺候夫人。”
身子难受,她也不推却了。
荔盈又和她说:“今日上午,李嬷嬷来了两次,门缝里亲眼见您在睡觉才离去。”
看来沈茹说到做到,怕她翻墙外出,因而隔段时间遣人来。
蒲池闻言心思平淡,只是吩咐荔盈,“喜双回来后让她来见我,我有事和她说。”
她要把四方武馆交给喜双打理,因此有许多事情要用她交代。
荔盈乖巧点头。
“云在鹤呢?”她又问。
“王爷一早身穿官服,想必是上朝去了。”
白日熙阳和暖,荔盈瞧着天色,给她挑了身湖青色广袖留仙群,青丝挽髻,墨上簪花,又雅又媚。
“上朝的话,这会儿也该回来了,怎么还不见人,怪急的。”
如今已接近午时,她不禁纳闷,眉间浮起疑惑之色。
“夫人可是有要事与王爷相商,可遣人去宫里递话。”荔盈谨遵云在鹤的嘱咐。
“没什么,就是饿了,急着想吃饭,想着要不要等他一起。”
荔盈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笑说:“厨房备着点心,您可要先吃些?”
她肚子早就饿的难受,头连着点了好几下。
点心用完后,一个时辰过去。
仍未见云在鹤归来,却等来了两道圣旨。公公传话,点名要她领旨。
正厅里熙熙攘攘跪了一室人,蒲池排头,沈茹也在。
公公吊着嗓子宣旨。
第一道旨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当朝政事总督云在鹤骁勇善战,领兵北上,抵御蛮夷,保疆护土,振兴国威。
第二道旨意:朕闻蒲家长女,蒲池品行端淑、为妾夫人而婉顺贤明,行合礼经,言应图史……允其晋升王妃,择良日完婚。
言简意赅,圣上恩赐了婚事,却又将云在鹤派去北边荒蛮之地。
宫里公公走后,沈茹拂袖甩了案桌的茶盏。
细眼簇火,捂着胸口哀声出气,抖着手腕指着蒲池,“你满意了?鹤儿为迎你为妃,要领兵和蛮夷打战去。”
蒲池沉凝不语。
“刀枪无眼,他……他可有想过我这个母亲的感受,我早就说,以你出身当王妃简直是痴人说梦,百官悠悠之口难堵,他竟然为了……出此下策。”
婢女上前给沈茹顺气,她挺直推开,冷声如阴风,在蒲池耳边呼啸,“若鹤儿有个差池,我不会放过你的。”
蒲池看着她凌傲又孤哀的背影,第一次没有出声对呛。
展开圣旨看了又看,字眼个个琢磨。
书中并没有领兵北上的情节,当今圣上宠溺自个儿的弟弟是天下皆知的,又怎舍得派他去打仗?
此时,皇宫偏殿,然安殿。
窗边榻上,小桌茶香缭绕。
皇帝一身明黄龙袍,威严且深沉坐着。
桌对面是云在鹤,挺拔的玄色官服身影,正抿着茶喝,举止闲适,心情不错。
只是,皇帝他捋了捋短须,没好气歪了他一眼,“圣旨估摸已经到了,这下开心了?”
云在鹤点头。
“你啊你,方才急着答应殿上那帮老头做什么?如今北边蛮夷猖獗,野草似的一茬又一茬,他们这群老油条个个推诿扯皮,偏你还主动往上赶。”
“皇兄,我多年来在军事上少有建树,却身处高位,老臣们难免不平,此番由我北上确实合适。”
朝堂上,封妃一事,群臣反对,都说出身不行,而且北边战事紧,当朝王爷怎可置身事外,应当先国后家。
总之就是,你去打仗,我们就同意,否则休想。
皇帝那个糟心啊,想到凉州之行云在鹤险被奸臣谋害,坚决不答应,这可是他亲手带大的弟弟,从奶娃娃到翩翩公子清立如皎月。
没料到,云在鹤当堂主动请缨,愿奉旨北上。
朝臣们也松口,于是就有了两道圣旨同下一事。
皇帝还是气,“若不是你要娶那蒲家女儿为妃,让那群老头儿抓着把柄,在她的出身上咬住不松口,朕怎么都不可能答应!”
周身气流涌动,怒意翻卷难掩,和旁边平淡宁静的空气形成对比。
云在鹤此时食指磨挲着瓷杯的纹路,一下又一下,纠结似的对皇帝开口:“你说冬日可有良日宜婚嫁?”
得,合着就他一人心急。皇帝抢过他的杯子,茶也别喝了,气急甩手将他赶了出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