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反派他掉马后成了男主(36)

作者:J平方 阅读记录

只是世人都清楚,季秀林从不参与宫宴,他是生活在黑暗中的毒蛇,哪怕天光之下依然是腥臭黑泥,他也绝不会出现在乾坤之下。

事实上,季秀林在接到沧州兵变的消息后便直接把消息传给了岳君行,可这个当口,京中的势力还没有瓜分干净,谁愿意去沧州做这等吃力不讨好之事?若是等到战事结束,谁知道京城里会变成何等情形?

在外兵权在握,在京却只是一副空架子,岳家也不傻,自然不愿意出兵——左右这天下也乱了许多年了,一时半会儿还倒不了。

季秀林和岳重都不想接这烫手山芋,都等着对方先开口,于是这战报一拖再拖,竟是到了开春都无人提出。宫中依旧歌舞升平,全然一副太平盛世的景象。

季秀林难免想起当年周朝覆灭前,各地已然是民不聊生狼烟四起,宫中却依旧红烛罗帐,和如今这景象也相去不远,不由得冷笑了一声。

“督主,春寒逼人,您定要当心身子,下官听闻这黄金汤最为滋补,特地让人给您做了来,要不您尝尝?”

朱红的宫墙下,脑满肠肥的永州节度使脸上挂着谄媚得过了头的笑容,终于在季秀林出宫之前堵上了他。

何识君警惕地把他和季秀林隔开,随后从那人手上接过那一罐“黄金汤”,递到了季秀林面前:“督主。”

硕大的瓦罐盖子被揭开一条缝,露出里面闪得发亮得金粉,季秀林这才将视线放到那节度使身上,好像终于认出了他似的:“刘大人。”

“唉哟不敢不敢,督主竟还记得卑职。”那刘大人连连摆手:“下官听闻督主好书画,正好前些日子得了些古画,不知能否有幸请督主一观?”

季秀林官奴出身,不通诗书,闻言淡淡地扫了他一眼,道:“何事?”

刘斌一听就知道有戏,搓着手道:“不瞒大人,永州最近出了些事,卑职此次回京正是为请罪而来。”

永州出的可不是小事,季秀林暗想,这才不过春日,竟已经闹起了饥荒,据说小范围内甚至出现了疫情,而朝廷的赈灾未见一点成效,这银两去了哪里?

看着刘斌胖得都无处着落的肉,季秀林动了一下手指,何识君立刻将那刘大人架开了,给季秀林让开了大路。

刘斌这下急了,也顾不得体统不体统,大喊道:“督主暂且等等,下官还有一本书要给你。”

所谓鉴赏古画也不过是找个隐秘地方行贿,而“书”所指的便是金额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

季秀林脚步不停地上了马,把那刘斌急得不行,还是何识君道:“刘大人且宽心,督主向来关爱同僚,更何况你的事也并非大罪。”

当然不是大罪,因为赈灾的银两现在有一半都住在季秀林的宅子里。

季秀林收到了黄金屋,刘斌不过是落了个失察罪,永州一同上京述职的官员罢免的罢免,抄家的抄家,刘大人连块肉都没掉。不过是贬值罢了,换个地方一样能潇洒。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季秀林刚刚接到消息——顾以牧到了永州地界。

顾家和苏言的生意是往蜀地而去,途中横穿青州,不知为何竟绕到了永州地界?

永州如今瘟疫横行,短短几月之间已经是饿殍遍地,她去那儿做什么?

季秀林听着消息,握着茶盏的指尖有些泛白,何识君等了一会儿,也没听见季秀林的反应,只觉得气氛莫名的沉重。

就在何识君觉得自己快要喘不过来气的时候,季秀林终于说话了:“刘斌的调职旨意到哪儿了?”

何识君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问起这桩早已过去的事,却还是老实答道:“降职到徐州任茶马使,吏部已经拟好了章程,这两日就能下达。”

茶马使可是个好差事,没几年就能把他在京城吐出去的赚回来,也不知道他又给多少人送了“书”才能得了这么个肥差。

季秀林垂下眸子,指腹无意地摩挲着:“不必了,就让他回永州,清宁县是不是还缺个县令?”

清宁县就是梁王攻击季秀林卖官鬻爵最先闹出事的地方,清宁县令直接判了斩立决,到现在已经四个多月,竟一直没人接手。

再加上永州如今正是瘟疫横行的地方,即便原本再怎么富裕,现在恐怕也没什么人愿意去,没有油水不说,一不小心把命丢了那才是哭都哭不出来。

何识君一时想不通那刘斌何时得罪了季秀林,便又听见他道:“既有疫情,没出乱子?”

“有,如今永州马匪横行,还涌现出不少‘义军’,但永州节度使之位空缺,下面的人也不敢派兵镇压,毕竟都是灾民,若是做得太明显,恐惹人闲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