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169)
作者:六月平生 阅读记录
果然话刚一说出,王怀玉便满脸歉意的看着他们:“这一次假期姐姐应当是没有空了,下一次等端午的时候我再带你们去海钓。还去开珍珠好不好?”
王哄小孩的语气,一下子换来了两个人的怨念。
“姐姐,你这都是多少次下一次了。”
略带抱怨的话,果然引起了王怀玉的愧疚。
“都是姐姐不好,姐姐说话不算数。下次下一次一定好不好?”王怀玉略带讨好道:“这一次是淮安王府的人过来,淮安王势大,这一次过来大概是要准备一统西北十三府。”
王怀瑜下意识的反问:“那和我们领了有什么关系?离得十万八千里远。我们又不靠他吃饭。”
万一说出来变下意识的看向自己的同胞兄弟,果然又收获了一枚熟悉的白眼。
“一统西北十三府,淮安王问鼎天下就无人可挡。到时候我们岭南也需要归顺,不然就是天下的反贼。你说和我们有没有关系?”王怀瑾嫌弃地解答道。
“谁懂你们这些弯弯绕绕的事情啊,我们岭南有地有人有粮食,外头哪里好了?而且这几年修建了那么多城墙,别说是西北军了,就算天下人来了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王怀瑜挺着胸膛自豪道。
他姐姐修建出来的岭南,肯定是天底下最坚固的岭南。谁来了都打不开!
十五岁的小屁孩最崇拜的就是王怀玉,平时吹嘘起来,就连他们的父亲也得甘拜下风。
王怀玉听着他们的话,笑得格外灿烂。旁人要是这样说,肯定是谄媚有所图,但自家弟弟这样说,就是对自己的认可。
心里愉悦又愧疚的王怀玉,伸手在口袋里掏了掏,把娄明运刚给她的两个金元宝,分开推给了两人。
“姐姐没有空陪你们,你们就拿着钱出去逛逛。看看有什么想要吃的穿的买的,就不要委屈自己。等姐姐有空了再陪你们出海啊。”
王怀瑜的眼睛滴溜溜一转,王怀瑾便心有灵犀道:“姐姐,我们也快放假了,不然让我们和先生请一天假,跟你一块去苍梧看看。”
“小时候在那里生活,读书,奶奶去世后我们就很少回去了,一时间还真有点怀念在郡主府的日子呢。”王怀瑾说着,眼里漏出了怀念。
少年人的心绪最能拨动人心弦,王怀玉也不由得被触动了,想起他们刚到岭南的日子。不由的点了点头,“没事儿,那我们一起回去看看。”
话刚一说完,她便隐约感觉有些不对。抬头一看刚刚还是低落的王怀瑾,其实正得意的看着朝他挤眉弄眼的王怀瑜。
这下她哪里还不明白?自己就是被两个小家伙给“算计”了。王怀玉不由的摇头失笑。
“行啦,既然你们要跟我一块去,那带我去和你们先生请假吧。”
两人功课都不错,平时假期也有跟着自己身边的先生们学习。王怀玉不担心他们的学习进度,放他们到平河书院读书,也是为了他们能感受这个年纪的美好,结交一些同年龄的朋友。
现在要请假了,自然也要和人家的先生说一下。不过当王怀玉看见满头花白,胡子梳理得板正的老头,一时间还是有些震撼。
她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一位老先生,仙风道骨的儒雅气质,又有锐利平和的眼神,以她为数不多的文化来看,只能说这一位先生看着就非常有文化,有学识。
不过这样的人物他怎么不知道?难道是平和书院新聘请的人才?
“陈先生,不才王怀玉。来给两位弟弟怀瑜、怀瑾告个假,想和两位弟弟回苍梧看一下老人。”王怀玉收拾自己的杂思乱想,恭恭敬敬的拿出请假的条子。
说起来这请假条还是王怀玉强烈要求的呢,就是为了防止书院学生随意离开学堂,不知道去出,特意让纸坊那边印刷了一批请假条。
那里除了有孩子自己写的申请信息,还要有他们这种作为家长的签字和先生的签字。这样才能把学生从书院放出来。
没有想到这个制度自己也尝试了一下。
不管你是多大的官,在先生面前都是很拘谨的,生怕给线上留下不好的印象,丢孩子们的脸。
陈昌平过请假条稍微看了一下落款的家长签字,看到方方正正的王怀玉三字,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同时拿起旁边的毛笔,没有过多的询问,便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怀瑜怀瑾二人学习名列前茅,但二人性格各异,所擅长的也不同。您若是对孩子们有规划的话,您可以和孩子们聊一聊,看看他们的想法。”陈昌平从自己一个先生的角度出发,给了王怀玉中肯的建议。
要说让王怀玉舞刀弄枪没问题,让她上阵杀敌和官场的人斗志斗勇也能承受,但要让他教育孩子,就属实是她的短板了。
“是是是,孩子是需要因材施教的。他们两个性格完全不一样。怀瑜比较活泼好动,每天都想着练功夫。怀瑾则是完全相反,性子文静,在文方面就比较感兴趣。两人一静一动,确实是让您费心了。”
虽然教育孩子是他的短板,但谁说的是好话还是赖话,他还是听的明白。所以对于陈昌平真诚的建议王怀玉非常感谢。
毕竟现在的小孩到了十五也是该做选择的时候。如果有王怀玉这一个姐姐在,两人就算是混吃等死也不需要忧愁。王怀玉已经给他们打通了通天大道,只需要选择自己的方向,按部就班走下去就可以了。
陈昌平没有想到她态度会这样好,作为一个府城的统治者,甚至说是一国之君也不为过。
一个国家的君主如果能有这种气度和品性,那这个国家就不需要忧愁了。陈昌平想起自己父亲交给他的东西,不经有些唏嘘感慨。
有些人穷尽世上所有名人名士来教导,最后还是扶不上墙的一坨烂泥。有些人长在深闺里,却天生拥有一颗帝王心,果然是命中注定。
他看向王怀玉的眼神,让王怀玉第一时间警觉,在脑海里翻了翻相关人物的名字。确认自己不认识他,便直接好奇的问道:“陈先生是哪里人?我听你给孩子们上课知识非常渊博,不像是我们岭南本地的先生。”
毕竟岭南的先生能把字认全就不错了,这位陈先生确实能把四书五经讲一个遍,还会教孩子们做诗填词,这样高的学识积累不是岭南这个穷地方培养的出来的。
“老夫姓陈,名昌平,父亲乃前朝太子太傅,幼时受过名师开蒙教导,又有父亲在旁鞭策,幸运识到两三个字。”
王怀玉恍然大悟,不得对方看起来气质不一样呢,还真的是名门望族的后代。
她连连说道:“陈先生谦虚了,能和您一样有简洁的先生不多,放在以前那都是皇家的教师。哪里轮得到我们平头百姓?有您来教育孩子,是我们岭南所有百姓的福气。”
结束了商业互捧,拿到了假条。王怀玉迅速让身边的人翻出陈昌平的简历。
这部番不知道一番才发觉陈家真的了不得,怪不得会被梁武帝那么忌惮。
陈家不是大的世家,甚至在陈太傅父亲那一辈都只是一个小吏,只是先辈们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愣是一家人节衣缩食,把太傅送去了一个小世家的族学。
世家的族学,自然优先关照自己族里面的孩子。作为外姓人的陈太傅,求学之路的艰辛可想而知。
但他不但坚持下来了,还凭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坐到了太傅的位置。只是可是没有碰上好的皇帝,一家几百口人,被流放的流放,被拍卖的拍卖,还有的在路上就已经没了。
坚持到这里的陈家人,一样没有忘了学习。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让陈家的孩子一跃成为岭南识字最多的人。
考虑到这群家伙的特殊属性,王怀玉特定让人将各个县这几年来的流放记录拿出来。
这一看才发现仅仅是陈家就有一百多号人,现在一半以上的人在县衙的各个岗位工作,并且上任和理解的能力都比其他人强。
上一篇:重生之鲛人仙君
下一篇:山青卷白云:女翻译与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