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图娇(60)
萧挽澜誊好了两篇, 已经觉得手酸,她搁下笔晃了晃酸痛的手腕,转头去看一旁坐着的宋衍。
这位倒是闲情逸致的很,这时候居然还拿了本《白氏长庆集》看着,对她这个快要是半个残废的学生没有一丝一毫的同情心。
大概是发觉她停了笔,宋衍手里还拿着那本诗集, 头也不抬地问道:“写好了?”
萧挽澜收回目光,撇了撇嘴道:“没有,我就歇一歇。”
说着,她指挥容夏把写好的那卷收起来,重新铺了张空白的宣纸上来,准备继续写。
书房里再次安静下来。
宋衍看着手里的《白氏长庆集》却觉得有些乏味了,一个字都看不下去。他叹了口气,抬起眼睑去看继续写字的萧挽澜。
只见她嘴巴翘得老高,一脸的不高兴,像是受了极大的委屈似得。
他看了一会,就说:“觉得心有不服?”
萧挽澜刚写完“与其巧持于末,孰若拙戒于初”这句,意思是与其在最后弄巧补救,不如当初老实守规。
听得宋衍问话,萧挽澜就说:“我要老实守规,先生自然就不会罚我。我没有什么不服气的,就是……抄的太多手太酸了。”
她原以为宋衍会听了她的话,稍稍有些恻隐之心。
哪知道宋衍却笑了笑说:“不吃点苦头,就不会长记性,继续抄吧。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既然贵为长公主,已经称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多吃点苦也是应当的。”
这是什么歪理邪说!
萧挽澜原本还想同他求饶呢,听他这样一说她差点就要被气的一口气闭过去。她强挤出一个笑来,咬着牙道:“先生说的极是,我吃点苦也是应当的。”
宋衍“唔”了一声,点了点头,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情。
等到萧挽澜从宋府出来,坐上马车,她连抬手的力气都没了。
手腕酸的恨不得一刀砍了才好。
容夏坐在一旁给她揉着手腕,抱怨道:“这宋大人也真是,不就采了他一朵梅花吗?还真的让您把东西都抄完了才让走,半点都不讲情面的。”
萧挽澜听了她的话,心里也有些恼火,沉着脸说:“等我下次寻到机会,把他那几朵梅花都拔了。”
容夏想到白天宋衍沉着脸训话的模样,不由得缩了缩脖子道:“这……这样不好罢。”
萧挽澜也知道自己就逞逞口头上的威风,要是下次再犯,宋衍还不让她再做回“人上人”不可?
她余怒未消说:“亏我还想着给他同那个何御史家的那位小姐牵线搭桥呢。”
那日击鞠之后,萧挽澜特意让宫人去打探了一下宋衍邻座是坐着哪家的家眷,她看着他们俩相谈甚欢的模样,指不定宋衍对那小姑娘还真有好感。
容夏就笑了笑,宽慰她说:“宋大人要知道了,一定会记得您的好的。”
萧挽澜“哼”了一声道:“谁要他记得了,我这还不是因为欠了他的。”
宋衍因着崔琰耽搁下来的婚事,她怎么样也该想想办法给他安排安排不是?好不容易有个能和宋衍说话投机的姑娘,萧挽澜自然就把这事重视起来了。
总不能让他和前世一样,三十多岁了,还打着光棍吧。
想到这,萧挽澜不由得又回想了一下那个“何姑娘”的模样。
长得倒是不错,啧,就是年岁太小了些,看上去也没几两肉。
宋衍现在难道好这口吗?
……
十一月初初八这日是顾疏的生辰,他自己不兴这些东西,但是顾家老夫人还是会让人准备长寿面送过来。
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顾老夫人还指了两个丫头过来伺候。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以往因着萧挽澜,也不好往他这里送人的。
如今娶亲倒还不能急于一时,但身边安排两个丫头伺候还是只需挑个性格稳妥,长相尚佳的就好了。
顾疏看着碗里的长寿面并没有动筷子,而是看了眼站在两个丫头身旁的中年妇人道:“王妈妈,我这里不用她们伺候,你把人带回去吧。”
王妈妈伺候顾老夫人多年,老夫人那边许多事也都是由她打理着。可是这要把人送回去,她哪能做得了主的,这是老夫人让送来的人。
王妈妈有些为难道:“三少爷可别为难老奴了,这个可是老夫人发了话的。我要是把人带回去,这如何同老夫人交代?”
顾疏拧着眉道:“你先把人带回去,祖母那边我自然会亲自去说的。”
王妈妈看他态度这样坚决,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三少爷不愿意,就算把人留下了,也没有什么用的。
自己也不好一直带着人杵在这。
她叹了口气,领着两个丫头告了退,回顾老夫人那回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