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家有皇位要继承(38)
要让他来想的话,谁坐那个位置,都不如他自己来的自在!
如果实在无法可想,一定是旁人来坐的话,他倒宁愿是最小的兄弟老九。
这样就意味着在兄弟手下讨生活还有好多年。
不过心里这些没必要跟母亲说,母亲受出身所限,见事不明也是寻常。
“母亲说的是,不过也不必太显眼了,毕竟那位还是王妃,将来还是皇后……莫让王妃先盯上咱们母子才好。”
王妃虽然傲慢自大,但杨家世家大族,有一些别人想不到的底牌也未可知。
宜夫人点点头,“我儿说的是。咱们母子隐忍多年,也不在乎这一时。”
宜夫人说着又想起一事,“说起来,大王子成婚八年,并无嫡子嫡女,连庶子都只有一个……现在段氏以无子为名,自请合离,你跟张氏也成亲两年了吧?是该想办法生个嫡子了。”
宜夫人早年隐忍低调,等到三个儿女都长成人,她就觉得可以松口气了。
却没想到,她才松快没两年,就发生了老三战死的惨事,让她悲痛之余,又当起了缩头乌龟。
甚至都叮嘱了老四,让他不要那么快生儿子。
毕竟,大王子还没生下嫡子,如果老四先生了嫡子,惹来大杨氏嫉恨,再下黑手……她可是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了啊!
没错,宜夫人心里就认定了,她的老三,就是被大杨氏给陷害,这才惨死沙场的。
在这一点上,王四郎跟宜夫人的想法是一致的。
大杨氏的威风被便宜大姐给削了,而最妙的还是段氏闹合离。
段氏的父亲段德海虽然残了,可人家是军中几十年的老将了,威望还在,部属故旧多的是。
段德海的两个儿子,虽说职务都不高,也还在军中效力。
段氏若真能合离,可以说是断了大杨氏一条有力臂膀!
即使大杨氏张罗再娶一位妻子,有得力娘家,可未必就能生得出来……老大后院里好几个女人呢!
等迁到洛京,他有了自己的王府,大杨氏插不进手来,的确是该早点生下第一位王姓嫡孙了!
“母亲说的是,儿子记下了。”
王四郎点点头,心里盘算着这次回来可要好好造人。
被禁足在沁芳院里的王瑛,收到了来自洛京的礼物。
礼物是宜夫人派人送来的,因为禁足令,来人也只是把东西送到了院门口,由沁芳院的下人搬进去的。
洛京的特色点心,刺绣,吃的用的都有,东西看着是不少,算算并不值钱。
“听说宜夫人给所有的院子都送了。”
姜婆子长了一张黑脸,天生不善长跟人搭讪,清漪年纪小,嘴也甜,倒是从守门婆子那儿打听了不少。
王瑛一个人也用不了许多,就把这些东西都分了分,别说姜婆和清漪了,就连两个守门婆子都得了一份,喜得她们积极性空前高涨,每天把那院门擦得水光锃亮,地上打扫得连个细叶子都见不着了。
没过两天,又有人来送礼。
来人却是段氏身边的婆子。
“我们娘子让给大娘子带个话,说她一切都好,待将来闲了,请大娘子到段府做客。”
段氏跟王大郎居然真的合离了!
要不说武将家里行事就是个干脆!
一看过不下去,赶紧趁早断了。
如今王大郎不过是个王子,王世绩还没登基。
段氏以自己无子为由让出妻位,不但没激怒老王,而且还得了老王的几分怜惜。
痛快地答应了段家的合离,还大方地送了些东西,道这是给段氏再嫁的嫁妆。
要不说老王能当皇帝呢,该无耻的时候无耻,该大方的时候大方,如今那些追随老王起事的干将们,哪个不说老王仁厚宽和,实在是圣主之风?
换成世家出身的,估计宁愿整死不能生的妇人,也不可能让她回娘家再嫁。
王瑛看着段氏送来的礼物,嘴角不由上扬。
登基大典过后一两年,估计段氏就能再嫁,如果段氏再嫁,立马怀上了,到时候大杨氏母子会是什么心情?
绝对的一场好戏!
王五郎回北原城的声势,十分浩大。
几十辆满载而归的马车,一趟趟地驶入王府。
小杨氏带着七娘子,早就打扮停当,在二门处等着迎接。
母子兄妹相见,小杨氏的院落里热闹非凡。
王瑛那边,又收了一送西南特产。
小杨氏看着王五郎,满眼慈爱。
“回来就好生休养,娘让小厨房每日炖了汤送过去,我儿辛苦了,这回可得好生补补。”
王五郎虽已成年,还没成亲,院里只有伺候的通房。
七娘子靠在小杨氏身边,好奇地问,“五哥,听说你这次回来,还带了两个美人儿?怎么不带过来让我们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