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岁岁小满(重生)(29)

作者:方三远 阅读记录


他斜靠在软榻上,头发被压得有些散乱。

一律发丝从他的额角垂落下来,平时再正经不过,头发永远梳得一丝不苟的大理寺卿,此刻却多了几分不常见到的不羁和散漫。

只有在长公主面前,他才会出现的神情。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要在挂了一脸的伤,才跑到本宫跟前。”长公主绷直脚尖,点了点陶孟知的胸口,“陶大人,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陶孟知伸手握住那只脚,垂手亲了亲脚尖,从善如流道:“臣知错,下次不敢了。”

怕长公主揪着这事生气,气坏了身子,陶孟知赶紧问出了他这段时间的困惑:“殿下慧眼如炬,臣确有一些疑惑,需要请殿下指点迷津。”

长公主不咸不淡地抬了抬下巴,示意他问。

“听说前些日子,殿下召见了清和郡主。”陶孟知笑了笑,“臣不明白,殿下为何会把郡主留在京城。近日京城里都在传,说您是为了控制镇北王。臣却觉得不尽然,若要说全天下,谁最不相信镇北王会反,臣想,除了镇北王父女俩,可能就剩殿下您了。”

“那你说说看,我是为了什么。”

长公主知道陶孟知聪明通透,否则也不会年纪轻轻就爬到现在这个位置,还和锦衣卫统领严正私交甚好。

要想他们一个大理寺卿,参加三法司会堪重辟大案,一个锦衣卫,侦察、逮捕、审问、情报收集均有涉及。

但凡他们之中有一个心思不正者,京城就有可能让他们玩弄于鼓掌之中。

见他没找到证据,就坚信她的目的远不及于此,不管他是源于对她的了解,还是他恐怖的洞察力,长公主心底划过一丝警惕,但更多的,是棋逢对手的兴奋。

她有多久没感受过这份满腔的热意。

“具体为了什么,臣不知道。”陶孟知笑着摇摇头,“不过臣觉得,大概是和殿下出山有关吧。”

长公主睃了他一眼,好笑道:“出山?还真把本宫这些年,当成是在隐居呀。”

“不过陶大人果真聪慧。”

她收回脚,靠近陶孟知,盘腿坐好,继续道:“如你所说,确实与这事有关。而我留住陆元,也的确和陆锋关系不大。你不是和严正那老狐狸交好吗,你去问问他,看看他能不能也为你指点一下迷津。”

“殿下谬赞,不过锦衣卫哪比得过长公主府上的暗卫。”

下属能做出多大的成就,有时候也取决于主子的能耐有多大。

严正八面玲珑,在京城一向吃得开,可惜跟了个先帝那种耳根子软的主子,好钢用不在刀刃上,饶是严正能力卓越,也难以全部发挥出来。

可看似不问世事的长公主,背后却养着一批暗卫,掌控全京城的情报,是京城的地下锦衣卫。

陶孟知能够知道这些,还是因为长公主从未想过要瞒着他。想想也是,长公主若想对付他,有的是手段。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他所谓的聪明才智,不过都是些小打小闹罢了。

“其实也不是什么机密,估计用不了多久,你也能猜到是怎么一回事儿。”长公主手肘撑在膝盖上,手掌托着腮,对他道,“但今日本宫心情不错,告诉你也无妨。”

“那臣就先谢过殿下了。”陶孟知双手交叠,做了个揖,摆出洗耳恭听的模样。

“本宫就喜欢陶大人的识趣。”彼此调笑几句,长公主正经道,“最近老二不是颁了道召令,把京城里那些闲散公子哥打包送去禁军军营。”

老二是指当今圣上安琛,由长公主一手推上皇位,私下里,长公主一直称呼他为“老二”。

陶孟知点点头以示回应,脑子运转起来,将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两件事结合到一起,试图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你近日可有探到禁军军营里的情况?”见陶孟知颔首,长公主又道,“那传过来的消息中,最奇特的地方在哪儿?”

“宣平侯,”陶孟知微微睁大双眼,缓缓吐出他的名字,“裴子野。”

陶孟知原本以为,这是哪家大臣怕家里的浪荡子,在先帝丧期期间惹出祸端,干脆给他们找个去处,免得他们出去捣乱。

起初他并未放在心上,直到禁军总教头当朝夸赞起裴子野来,甚至夸下海口,说假以时日,宣平侯必定继承父兄衣钵,保家卫国,征战沙场。

这个时候,陶孟知才发现事情可能远远超乎他的想象。

只是他没想到其中还有长公主的手笔,如此说来,当初让长公主出山,很可能与裴子野有关。

想着宣平侯今年不过十六,长相也不算太差,陶孟知眉头紧锁,望着长公主,唇瓣翕动,欲言又止。

长公主瞥了他一眼,重重弹了下他额头,没好气道:“想什么了呢,裴子野的年纪都可以当我儿子了,乳臭未干一臭小子,惦记他还不如惦记陆锋。”

“殿下!”陶孟知有些急了,却不敢和她硬碰硬,无奈捂着额角的伤口,气若游丝道,“疼。”

“少来。”长公主如实践行她之前说的话,苦肉计只有再一,没有再二的份。

她白了陶孟知一眼,没有如他所愿着急地查看他的伤势,直接挑明:“你跪在这儿,我就看见了,你这伤口,怕是来之前就愈合了。我说呢,陶岳砸你,你怎么不知道躲,原来是这儿等着我呢。”

“而且我不是提醒你了吗,陆元和这件事有关。”

闻言,陶孟白脑子清明不少,他放下手,随后眯了下眼睛,紧接着嗤笑一声:“宣平侯胆子挺大呀,竟敢肖想镇北王的独生女。”

“你也不差,”长公主乜着他,“隆安帝唯一的女儿,你不也肖想了这么多年。”

“照殿下这么说,那臣和宣平侯,不就是一对难兄难弟。”

陶孟知倾身挨近长公主,弯腰仰头,注视着她的眼睛。

长公主点了点他的额头,调侃道:“不害臊,一把年纪了,还和少年郎称兄道弟。”

“不管臣多大年岁,只要殿下不在意就好。”

说完,秋日里的花朵衬着一园春光。

--------------------

成年人的进度就是不一样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自从得知母亲前夫的养子是陶孟知后,陆元一直处于恍惚之中。

她既感叹于京城这么大,缘分却如此妙不可言,又说不好陶岳的命,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大家族中,想要过继一个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嫡子不消说,就连不受宠的庶子,也不是想一想,就能得到的。

可偏偏陶岳撞上了大运,遇见陶孟知这个乡下寻亲的孩子,尽管父亲是主家嫡系子孙,但陶孟知是父母一夜风流后诞下的孩子,比之外室子还不如。

得知陶孟知的存在,全京城擎等着看定国侯府的笑话,亲生父亲更是视他为耻辱,刚被认回去,转手便过继给了陶岳。

听说起初陶岳还挺看不上这个便宜儿子,但机会难得,他也只好捏着鼻子收下。不曾想陶孟知居然这么争气,二十出头就一举拿下探花郎的称号。

曾有传闻,说陶孟知其实是状元之才,只是先帝看他年纪不大,长得更是出类拔萃,才把历来得要才貌双绝,打马游街的探花郎颁给了他。

定国侯得到消息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如今他们家族日渐式微,纨绔倒是一箩筐地出,多年没蹦出个争气的子孙。

好不容易出现一个,还被他们赶了出去,这下全京城不看他们定国侯府的笑话了,而是直接将他们当成了笑话。

与之相对的,便是自以为捡到宝的陶岳。

陶孟知刚中探花那几年,他走路带风,常常笑得能看见牙花子,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这对养父子就因为陶孟知的婚事闹得不可开交。

准确地说,应该是陶岳单方面闹,陶孟知根本没把他当回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