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秋若彤的手捻起这些,不知道是不是一方文化养一方人还是怎么的,觉得这才是低调的奢华呢,比那种欧洲尊贵看上去更为沉稳大气,更为表达富贵荣华这四个字。
不能不说面对一个小小的富户的小厅就有了这样的感叹,实在是太小家子气了。
再看那些精细点心,闻着香看着美,她忍不住趁人不注意往袖子里扫了四块。
“把这些点心攒了盒子,送小姐们跟前的姐姐屋子里去!”一个十六七岁的丫鬟突然掀帘子进来,瞪了眼正馋望这点心的二人。
菊香忙点头含腰的应了,拎起随身带来的食盒,忙忙的装了,那丫鬟接过便走了,只留下一桌子的碗碟菊香叹了口气,压下肚子里的馋虫,拉着脸收拾碗碟,能看不能吃,真是难过。
回到厨房,交给管事婆子点收,秋若彤这次的小时工算是结束了,一个这几日刚混熟叫桂香的丫头拉着她到了一边对着她眨眼睛笑,低声道。
“怎么样,有没有得手?”
秋若彤抿嘴一笑,将袖子里拢下的点心往桂香手里掉了两块。
“就知道你会问。”
这一趟差事本是桂香的,不过自上次亲眼看见秋若彤收拾物件的同时还顺带袖走了几样水果,在冬天里也只有有钱人家能吃上水果。桂香年纪比秋若彤小一岁,正是爱吃的年纪,每次收拾物件看着好吃的点心水果不能动滋味照实难受,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叫秋若彤代替她,这自然是希望秋若彤再顺便袖出点好吃的,秋若彤欣然接受。
桂香只低头看了眼,不由嘿嘿笑了,低声道。
“梅花饼,就知道你手快,只是要小心些。”说了两三句话就又有人吩咐秋若彤做事了。
“但愿你还能弄到吃的。”桂香眼睛笑的两个月牙。
这次秋若彤要做的是到杂役院找几个婆子去二门候着,说是太太的娘家人今天过来,多半是女眷,需要有人搬东西,后宅男人不方便进,只能叫婆子来。管事妈妈说完急急地走了。
这次差事肯定弄不到吃的了,秋若彤暗里摇了摇头转过一条长长的夹道,就看到一处小门,门从内插着,扒下门栓,一推,门咯吱一声便开了,眼前便出现一个宽阔的院子,院子里有一排紧紧相连的矮房。
这扇门隔出了两个世界,相比于刚才内院的幽雅,而这个大院子里如同集市,家家门前生着炉火,散放着木柴,光着身子或穿着破褂子的孩童们赶猪一般,在院子里追打笑闹,穿着青布衣裳背着各种货担的男人们进进出出,站在自家门前洗涮的妇人们大声的说骂。这里没有石板铺的路,全是泥地,几天前的几次清雪被无数的人踩踏的肮脏不堪,又加上生活的污水,看上去更是叫人难以下脚。
这里住的都是穷苦出身的人,李员外好善,提供了这么个地方,盖上房子,收容了这些人,府上如果临时需要帮忙就到这里调几个,对此这些人对李员外都是感恩戴德的。
李员外省了养下人的一笔开支,有事又不至于没有人手,同样这些人也需要有个地方容身,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秋若彤上次来过一趟,虽说心里早有准备,可现在还是直皱眉头,这的坏境可比兽医所差多了,怪不得那管事妈妈需要人手都叫自己来呢。
无论什么地方总有个头头、管事,现在要去的地方就是上次见过的那个这里人选出来的管事。很明确,找小厮就找男管事,找婆子就找女管事。
踮着脚尖走了一段路,到了一个家门前,秋若彤高声喊。
“王妈妈在家吗?”这个王妈妈就是这里女管事。
“在!谁啊?”门开了出来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圆盘大脸,就是看上去有点愁苦,抄着手,看到秋若彤立时满脸喜色,自然是知道了秋若彤来的目的,“哎呀,是秋姑娘啊,快进来!快进来!”
秋若彤谢了,简单把来的目的说了一声。
“王妈妈,你尽快找几个人到二门候着,我先走了!尽快啊!”
“放心!放心!耽误不了主家正事!”
29 客人迎门
秋若彤从大杂院回来赶紧回了那个管事妈妈,跟着也被叫去二门候着。
在二门口秋若彤站在最不起眼、视线又不错的地方偷眼打量着身边的人,大概有十几个丫头婆子,穿着干净,双手交叉放在腹部,微微躬着身,一脸的恭敬站在那,有见过的,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往日见了并不觉得什么,现在都聚在一起看上去才感到这李员外府上内宅的仆从真不少。
时间不大,又有一行五六个婆子匆匆来了,领头的就是那个大杂院的王妈妈,一改先前愁苦的表情,脸上堆着笑意,引着其他婆子们站在队伍的末端,别看大杂院出来的,但仍然训练有素。又过了一会,一行女主子和丫头婆子们浩浩荡荡走了过来,最前面的是陈氏,外面披着一件绛紫色茧绸面子、灰鼠里子的轻薄暖和鹤氅,身边是李大小姐,蜜合色大袖圆领潞绸小袄,发上点翠卷荷簪,耳上嵌玉金丁香,另一边是花枝招展快快乐乐的李家小姐堂妹,落后一步是依旧打扮稍次的李二小姐,身后是各自的丫鬟婆子。
秋若彤看了暗暗咋舌,心说这个李氏的娘家人很有来头吗,叫全家人出动?
陈氏带着这一队距离二门四五步处站下,叫过一个管事妈妈问。
“前头可来信了?”
“回太太,刚才老爷派人回来,接到人了,正往回赶。”
“那就好。”陈氏抬手抿了抿鬓角。
没站多久,就听二门外远处一阵喧哗,这边的人也是一阵骚动,刚才那个管事妈妈早就一路小跑去了,秋若彤微微偏头,看着那个管事妈妈消失在二门往前延伸路的拐角处,没等多久,一大大队人快步而来,有男有女,李员外和四个年轻人一起,剩下的都是女眷,到了二门,陈氏赶忙冲着一个三十上下的女人迎上去。
“弟妹你来了!”
“姐姐!”那个女人也是一下子扑过来抓住了陈氏的手,眼泪汪汪。
这么多人一下子堆在这里秋若彤看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其实只要不涉及到她本身,她是爱看热闹的。
听说话分辨了半天才知道,和李员外站在一起的那四个年轻人,高的是李大公子,依次是李二公子、李三公子,身材都是高挑健硕,相貌除了老大普通外,其余都是挺漂亮的人,一看就知道他们的母亲相貌不差。另一个身穿文士儒生最爱的宝蓝色直裰,眉清目朗、年纪有十七八的少年是陈氏娘家侄子。陈氏抱着哭的那个女人是陈氏娘家弟弟妻子郑氏。
古代交通不便,身处北城的娘家人陈氏已有五年没见了,每年只通通信,这次弟弟带着妻子、儿子、还有两个女儿都来了,陈氏的弟弟只是带着货走的慢,李员外已叫李管家带人去迎。
在二门简单说了番话,这一队又浩浩荡荡往内宅的主院去,李员外带着三个儿子一个妻侄,往书房去叙话,等开席在过来,剩下的事自然就交给了这些下人们。
二门外的小厮们将郑氏带来箱笼、行李、礼品、大包小包等等放在了二门口离开,接下来就要在郑氏带来的婆子安排下,李府管事指引下往早已打扫干净的客院搬运。秋若彤看着这一堆又一堆的东西心说,难道这是打算长处?
说是客院,其实不比正院小,单独的两进院子带着一个后园,前面一进是书房和会客室,院子四四方方的,极宽敞,边上种了一溜儿的梅花,如今开得正好,幽香阵阵。院角有两株青松。后面那进的院子小些,卧室与厨房都在这里,两边的厢房则是丫头们住的地方。房子都是刷得粉白的墙,深褐色的廊柱,乌黑的瓦,门窗与柱子是一个颜色,游廊窗棱的装饰俱是回子纹。窗外距离不到十米的地方,是一大块山石,抬头望去,似乎是从花园那边延伸过来的小山的一部分,斜斜插入屋下。顺着山势朝后院的方向望,还能隐约看见有曲廊石台。再加上屋后还有山石,水流、果树,如果是夏天,一定是有水流潺潺而下,冲刷得石头表面长了一块块的绿色青苔,缓缓流到曲廊下,汇集成一条小小的溪流,从窗下蜿蜒而过,直往西北方向去,那边近水处种有几棵果树,也有不少藤萝香草,开着小野花,与果子的香味混在一处,飘在空气中,随着水流形成一股子湿香……与正院那种庄重中带着富丽的风格有些不太一样,这里给人一种清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