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后柔声:“不过他们之所以会相信,也是因为我在地陵中做过跟人枢有关的试验,留下了不少残余素材的痕迹。”
人枢,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枢纽,那么所谓的素材,他们大约能猜到都有些什么。
年少的青帝注视着对方,目光冷淡。
旁观者似乎有些明悟,青帝虽然与吴后一直交流顺畅,也能跟得上彼此的节奏,但却不是一路人。
不见硝烟的表象下,是无法消弭的敌意。
吴后语气悠然:“我本来对自己期许极高,虽然有考虑过用人枢的方式提升境界,却不肯屈就于地陵中的小小洞天。”扫了眼青帝,“可惜遇见了你。”
年少的青帝摇头:“你倒台的太快,就算我晚些下山,对你来说,结果也没什么不同。”
旁观者中。
宁自书右手握拳,轻轻在左手掌心里敲了一下,恍然:“既然吴后受到登仙宫的操控,那她会彻底失势,要么是登仙宫已经达成了目的,要么就是觉得吴
出了画画用的纸笔。
吴后:“……?”
不走寻常路的修士总是扎堆出现,史官的举动成功让吴皇后产生了某种微妙的情绪变化。
唐将阑望着友人,满脸诚恳:“那个,灵感很难控制的,说走就走,说来就来,别担心,我就随便画两笔,真的,遇见危险绝对不会多加留恋,时刻可以闪人。”
不强调还好,在特地强调过自身的机动性后,青帝瞬间警惕了起来:“我不信。”
唐将阑叹息:“你现在对人警惕性太高了……”
不等史官把话说完,青帝就从青囊里抓出一把玉符,并将其中一张贴在唐将阑的脑门上,仔细端详,片刻后点了点头:“这样就行了,到时候就算你不想跑,我也可以带你遁走。”
唐将阑:“……”
给了友人翻了一个矜持的白眼,唐将阑倒没把玉符扯下来,而是抓紧时间开始画画,他信笔挥洒间,勾点描摹的姿态犹如行云流水,哪怕对丹青术缺乏了解的人,也会觉得赏心悦目。
宁自书和郑珊珊目不转睛地看了半晌,先后就地打坐,切换到了顿悟模式。
光线忽然产生了变化,先是从暗色的天幕上透出了一点白,很快,周围的画面仿佛被清水浸润过一般,褪去了原本鲜活的色泽,空洞的侧殿逐渐拉伸、弯曲,失去了原本规整的形状,而此幅画卷中的重要角色们,偃月宫曾经的掌控者、北洲之主、史官还有恒王四人的身影也在依次变浅,乘着或浓或淡的飞云远去。
画卷到了尽头,历史的舞台上,时间的帷幕无声落下,遮去了所有的悲欢离合。
阳天殿主发现,他再次回到了入场时由白色云雾构成的空间当中,周围除了阳天殿的弟子之外,陆陆续续多了不少同门和游学生,他们有人和宁自书与郑珊珊一样,盘腿而坐,正在抓紧时间消化方才的所得,还有些人带着或茫然,或明悟,或若有所思的神态,要么静静伫立,要么和同行者小声探讨。
井双灯小声传音:“前辈,您跟吴后之前说得‘人枢’还有提升境界是什么意思?”
虽然有点偏科,但阳天殿主也是一个具有基本知识储备的化神修士,他感到自己模模糊糊接触到了一点关键内容,但又想不明白。
越知涯随口:“其实也算是一种修炼的途径,不过不太正规。”顿了下,补充,“等你成仙之后就能明白。”
井双灯惊喜:“您觉得晚辈也有机会成仙?”
越知涯沉默片刻,别过脸:“仔细想了想,还是由我先给井殿主简单解释两句罢……”
井双灯:“……”
要是《归真诀》的效果更强一些的话,阳天殿主惆怅地想,他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忽略掉青帝的言下之意了。
第110章
除了处于顿悟状态中的修士外,其他人都在幽天殿使者的组织下,有序离场。
越知涯道:“修士与凡人的不同,在于吸纳灵气之后,躯体中会产生内天地,也可以叫做内世界或者小天地,而我们的金丹和元婴,就是内天地的雏形。”
井双灯乖巧点头。
越知涯:“但不管是元婴修士,还是大乘期修士,都需要沟通内外天地,从外界吸纳灵气,直到渡劫成仙后,才会产生本质的变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到了仙人的境界,哪怕只是人仙,都可以自行产生灵气。”
井双灯:“……”
就算对方是青帝,也不好在“人仙”前加“只是”吧,她在陨落之前,不也就是人仙的境界吗?
越知涯抬起眼,似笑非笑道:“井殿主在想什么?”
井双灯挣扎了一会,最后还是选择顺从心的指示,安详道:“没想什么,就是觉得前辈您的说法简明扼要,直击重点,令晚辈茅塞顿开,真希望今后也能够多多聆听您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