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我想种田很久啦(198)
作者:兩碗米饭 阅读记录
一共八间屋子,除了一间厨房,两间自住,剩下的五间屋子都是六人间。十月想着都住满的话有三十个人,日常两餐饭,一个月洗两次衣服,应该还能忙得过来。
正屋每人两百文一个月,下屋每人一百八十文一个月,含早、晚两餐饭,每月给免费洗两次衣服。学子要自带被褥。
这样算下来,他们不到半年就能赚回本。
这次这个学子公寓,或许是因为参与的人多,从决定到全部都准备完,不到二十天,正赶上县学开学前两天全部都收拾好。
不用操心客源,让十月轻松很多。
县学正式开学就有三个屋子住满了。其中光李家坳村就住满了一个屋子。
让十月没想到的是,周大杨的双胞胎弟弟也来了。周大杨的保密工作倒是做的好。
而且十月还听说狗子和二黑子也在读书了,跟着陈梅秀的爹陈秀才。
十月租下了房子基本就在县里忙活,不知道张家发生的事。
原来陈梅秀三朝回门的时候,带着狗子一起。
陈秀才老两口看着他们一家四个人回门,俩孩子手牵着手,心里高兴地很。
狗子和他爹很像,也是个不爱说话的,但是狗子眼神清澈有神。人虽然长的黑,看起来却比他爹要文气的多。
不知为何,狗子特别对陈秀才的眼。
陈秀才在陈梅秀回门当日就给狗子和喜宝分别取了大名。
狗子叫张孝文,喜宝叫陈悌彬。取了孝悌和文质彬彬两个词中的两个字。
给狗子取了孝字,也是带着一点期望,希望他能够像孝敬自己亲生母亲一样孝敬陈梅秀,给喜宝取了一个悌字,是告诫他要尊重兄长。
张大壮和陈梅秀是半路夫妻,陈秀才知道,俩孩子好才能让两个大人好。
另外,喜宝姓陈也是早就定下的。
陈家二老只有一个女儿,当时陈梅秀坚持要和离带着儿子,就是打着以后随陈姓,让他们陈家这一脉有个后。
张家今年娶了媳妇,手里银钱不够,里正和大家伙说县学开放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打算让狗子读书的。还是陈秀才说,狗子应该读书。说如果张家愿意,可以将让狗子和喜宝留在碧水村,他给他们开蒙,教他们读书习字。
这倒是意外之喜了,张家没有不同意的。
听到狗子和二黑子也读书了,十月心里非常高兴。当初多少受她的影响来北地的人,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样真好。
第143章 准备春耕啦
学子公寓有条不紊的运行着。
看着日渐开朗的开元和爱心坏了的阿平, 十月觉得之前的忙碌都是值得的。
她有时候会忍不住想,阿平的这个小社牛到底是随了谁。
刚住进学子公寓不到一天,阿平就和院子里的小伙伴都熟了。除了村里的几个孩子, 还有县城和其他村子的学子, 阿平毫不见外的敲门去串门, 还以小老板的姿态问人家住的好不好,有什么需要和他说,她来告诉姐姐。
一边自诩是小主人帮同窗解决问题,一边又把自己当作学子给十月提意见, 忙得不亦乐乎。
开元一直是比较安静的性子,除了看书就是作画。偶尔会站在院子里,看大家忙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段时间一直喝着董太医寄过来的药, 但是没有明显的效果。至少从表面上看不出来开元有什么不同。
一开始十月和唐开泰还有些失望,渐渐也就想开了, 毕竟多年的毒,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了的。而且他们也习惯了开元这样子,时间久了也不觉得他和别人有多大的差别。
县学正式开学的那天,唐开泰和开元阿平一起去的。
看着县学后面来来往往都是拎着书袋的学子, 唐开泰心里是羡慕的。
看到开元和阿平的教室,更是有一种回到小时候和开元读私塾时的感觉。若是母亲当初没有带他们离开洛城,如今的他应该还在继续读书。
县学分了两个班, 根据每个人的基础不同,分别叫外舍和内舍。
没有任何基础的孩子们都在外舍,就是学前班。有一点基础的, 至少读过论语的,在内舍。外舍的学生, 学了半年之后,会安排统一的考试,成就优秀的进入内舍。
一年之后,内舍中成就最好的一批人,会单独成立一个班,叫上舍。
县学今年在开放,而且意外的招生了,近两百个孩子,目前就只是简单的分成外舍和内舍。
当然阿平是外舍的,开元是内舍。
过年之前县学就有几个官员家的孩子在上课,这几个孩子自然也在内舍。其中县太爷的侄子一眼就认出了开元,还主动和开元打招呼。
开元显然记得这个吃了自己鱼丸的同学,虽然他不爱说话,在别人看来就是不爱搭理人,有些傲慢,但是因为他这一身和农家子弟不同的气质,外加有传闻说他家在京城有亲戚,一时间他身边竟然也围了不少人说话。
唐开泰安顿好两个弟弟,便回了学子公寓。
学子公寓在一开始的几天忙碌之后,渐渐步入正轨。
十月和春娘每天很规律的早起做早饭,然后去菜市场卖菜,中午随便做点吃的。晚上给大家准备两个菜。
因为收的住宿费本身就不贵,十月的饭菜也都很简单,早晨是窝头和清汤,小咸菜,晚饭有时候是糙米饭,一般是两个素菜,偶尔会有一个肉菜。
几十个人的饭菜不像是席面那么费工夫,但是两个人一整天也并不清闲。
因此,洗衣服这事儿,十月还是决定雇一个人,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放假日,过来洗衣服。
人是秋红姐介绍的。是住在三岔巷子里头的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秋红姐叫她梁嫂子。
梁嫂子的孩子三岁,丈夫去年没的,家里就剩婆婆和她守着儿子过,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洗衣服这活儿在县城里很抢手,秋红一说,梁嫂子就答应了。
一个月洗两次,大概是二十个人半大小子的衣服,一共是五十文钱,这就相当于一天二十五文钱。在别处,洗一件成人的衣服,才一文钱,孩子的衣服,差不多三件两文钱。这样一算,给十月这洗衣服,更有赚头。
十月的小院子有一口井,用水方便许多,她也不吝啬,柴火随便用。只是皂角就得婆子自己准备了,十月没时间去山里采。县城里卖的洗衣服的皂角都很贵,十月自己都舍不得。
她还挺喜欢纯天然的皂角的,觉得很有趣儿。
梁嫂子第一次来洗衣服,十月就发现,家里的洗衣盆不够大,这么多衣服倒腾不开。
十月便找个一个石匠,凿了两个大大的方形洗手盆,放在院子里靠北墙的一角,搭一个简易建议的棚子,可以遮风雨。这小院子还有半块磨盘,正好可以用来捶衣服。十月也让冬柏哥给摆在石盆边上。这样大家洗衣服都方便多了。
只不过光这俩石盆,又花了十月八百多文。十月有些担心,一个月下来,他们还能不能赚到钱。
米钱菜钱柴火钱,现在不到半个月,花了差不多一贯钱了。
县学开学半个月之后,学子公寓一切运行良好,而且还不断的有家长来办入住。最后一间屋子也住满之后,十月彻底安心了。
朝廷的粮种也在这个时候到了。
听到这个消息,十月立刻去县衙看告示。
十月到的时候,外面已经记了不少人。
听周围的人说,好像是朝廷派了各地农桑司的人,这次有新种子要试种。
听到新种子,十月整个人都激动了。
她早就听里正说了,北安县种的最多的就是小麦、谷子和燕麦,水稻只有非常少的人种,再就没有其他的粮食作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