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女配发财后[快穿](96)



类似的争论此起彼伏,这场火烧得很旺盛,不少人都发现,其中有公关公司运作的存在。

这非常合理,庞氏又不是任打任骂的傻子,他们自然也要为自己挣扎一番。

事情短暂地发酵了一天。

估计是因为她不在,徐灼的效率着实有点夸张。

她做报告的同一时间,徐灼便发布了第二弹的视频。

而这条视频,便是一块彻底将庞氏遮羞布扯下的视频。

灼言灼语在这条视频中将自己的尖酸刻薄发挥到了极致,而最关键的是,这条视频,直接将隐藏在庞氏之下的利益链条给揭破。

这视频的标题很简单——“假慈善VS真逃税”,徐灼可不是标题党,他用一段并不长的视频,把庞氏隐藏的事情,直接曝光在网友的视线之中。

庞氏一直藏着的事情,其实说起来并不复杂。

他们和不少公司合作,协助对方完成慈善工作。

要知道,慈善捐款是能折扣税务的。

而医疗器械的捐献,在慈善中也很合理。

可偏偏这其中就是犯罪。

想捐款的公司,在庞氏这购买医疗器械,而后将相关器械捐献给个人。

听上去没有问题,可问题就出在“医疗器械”上。

作者有话说:

这个世界明天我会写完(一些一放假就开肝的三花花)

本章掉落红包

一切违法犯罪的事情都有着YY的成分(毕竟我没有犯罪过,躺。)

=

第36章 灰姑娘她不想做伏地魔了(十一)

◎灰姑娘她不想做伏地魔了(十一)◎

医生这行业和大多行业最大的不同, 那就是得熬资历。

毕业只是打底,规培近在眼前,考证伴随一生, 还得进修、科研、学分。

不少医生私下都说, 医生的时间是既值钱又不值钱。

一边学海无涯, 一边治病救人。

能跟着秦院士的车出来支援的医生, 基本都是主治起步。

这其中只有几个是被提携的徒弟,生着张嫩脸, 其余的按照通俗说法, 就是长着张“贵”脸,白大褂一穿, 病人进去就要喊专家、主任的那种。

当医生的时间长了, 大多人都在高压的工作下养成了“忙里偷闲”的本领。

甭管环境好赖, 时间是否紧迫,哪怕就几分钟,这头一点便能开始打盹。

这不, 现在一车的人睡倒了半车, 哪怕是道路偶有颠簸, 脑袋要随之摆动, 也不会影响他们的睡眠。

他们看似睡得挺深, 可这身体里就像是有个开关似的, 闭着眼都能察觉到环境是否紧迫。

不信,这要是高喊一声有病人, 没一会就能醒来个齐全。

顾汐戴上了蓝牙耳机, 她特地找了有弹幕的网站看的灼言灼语的视频。

耳机戴上后, 声音便显得很近。

徐灼录音的设备价格不菲, 金钱的力量和专业的调试使得传递到耳边的声音毫不失真。

徐灼对音质的要求, 是靠近本人的声音而不是优化自己的声音,顾汐听着声音,便觉得本人就在眼前。

这几天在国外,时差很厉害,徐灼迁就了顾汐的时间,每天定时定点地等待着顾汐的电话。

顾汐劝过,她觉得等半天只能说两句有点亏。

但徐灼只说,有的事情不能算。

顾汐犹豫,要不要多安排点时间电话。

这想法才出就被徐灼否了,徐灼把自己手机的时区调成了顾汐所在地的,每次掐点挂电话,生怕多和顾汐说一句。

走了会神,视频已经播了一截,因为视频发了有一段时间了,弹幕密密麻麻,观众在预警着前方高能。

事先看过了新闻,但顾汐并未因此觉得视频没意思,反倒是看得投入,津津有味。

“……很多观众可能会产生疑问,慈善避税这样的操作不是很常见吗?国内外这样做的富豪数不胜数,难道他们都犯罪了?但大家并不知道,庞氏所牵涉的利益链条,与合法这两个字毫不相关。”

当时第一时间看到这视频的观众,只觉得徐灼是在故弄玄虚,他们当时哪能想到,徐灼还真搞了个大新闻。

徐灼在视频里抽丝剥茧,将庞氏所隐藏的犯罪秘密给挖了个精光。

他首先是挖掘到了庞氏的一位“相关人员”,这位在和庞氏相关的两家公司担任监事,其中一家注册于二十五年前,已经在十五年前注销;另一家呢,注册于十二年前,是现在庞氏旗下的子公司之一,在财报上,属于不上不下的那一类。

众所周知,在企业发家的早期,能够参与企业注册的,一般是企业老板的相关人员,通常来说,不是亲朋好友,就是企业最早一批的开朝功臣。

尤其是这人直到今天,还和企业紧密相连。

徐灼很快为目标人物锁定了身份,从这人的姓氏来看,他大概率是庞爷爷妻子那边的亲戚。

徐灼顺着这人往下查,便在这人名下查到了一间他是主要股东的公司,这家公司主要的业务是投资,而它投资的公司里,便有一家是做医疗器械的。

徐灼戴着口罩,这会他便配上了他专门请人写的BGM,颇有种抽丝剥茧真相近在眼前的悬疑大片感:“……当时我还以为,这是一家公司高层吃里扒外的事情,我还想着我帮这间不遵纪守法的公司排查到了一个巨大的隐患,想着要不要公开呢,再往下看,大鱼就出现了。”

这家看似和庞氏八竿子打不着的公司完全够不上上市的规格,它的各项信息平平无奇,在业内也没有什么名气,可当你注意到它的商标信息时,便会被狠狠地吓一跳,这公司注册的商标竟然有足足两百个。

接下来探究真相的速度便如一日千里了——

通过万能的搜索工具,很快就能发现,这家公司是国内几间上市公司的固定合作“慈善”伙伴,其中以裴家、金家、柴家和他合作得最多,庞家的身影也同样在其中。

而这么一搜也就会发现,每次这三家喊着捐献上百万、上千万,落实的时候,都会变成“捐献价值高昂的医疗器械驰援某地”。

而他们捐献的这些医疗器械正是出自于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的。

到这,这不对劲的味道已经叫人无法忽视了,灼言灼语没卖官司,直接揭示这一番操作的真相。

庞氏借了这家公司的壳,一直在国外收购各种医疗器械的专利、品牌。

他们收购的方向,是不买好的,只买贵的。此处的贵,指的是比同品类商品要价得高。

他们在国内把进口的相关注册做好,给自己套上了一层合法合规的外壳。

然后,接下来,就是他们的表演了——

遇见地震。

好,某公司壕气冲天,怒捐1000W,新闻一发,落实的时候,就成了1000W的医疗器械。

而这些医疗器械,每一件都是进口的名牌货,每次算下来,还要超支个十来万才足够。

可实际上,这些医疗器械均非进口,而是在国内生产的超低价版本,实际成本估摸着连一百万都没。

捐款的公司,赚的是免费的广告、社会的名声和税款的抵扣,经手人员还能从医疗器械公司那收不少回扣,能直接将公司的财产变为个人的私产。

医疗器械公司呢?他们的利润相对简单粗暴,是真假进口医疗器械之间的差价,由于是捐赠品,其中是否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还得打个问号。

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品种颇多,其中捐献的部分医疗器械是需要后续维护、更换耗材的,灼言灼语在这打了个问号,他很怀疑,医疗器械公司是否在这还能赚上一笔。

更有甚至,徐灼还发现,有几次的捐献产品甚至“有所雷同”,他甚至怀疑,对方直接来了个循环利用。

灼言灼语出示的证据十分完善。

注册信息、财报、国内外新闻截图。

他还委托人到这医疗器械公司注册地进行了走访,和他料想的一样,这家公司是有工厂的,规模不大不小,还在对外招工。

三花夕拾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