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28)

作者:王廿七 阅读记录

王母已经备好了一桌饭菜,热腾腾的野菜粥、糙米饭,虽然是粗食简餐,却看得出是家里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

交谈间,林砚得知王传富年近五十才娶妻生子,与眼前的老妇人生下了两个儿子,王良和王善。

儿子是生下来了,可他还未来得及将祖传手艺传承下去,就染上了痨病撒手人寰。

王良和王善空守着个铁匠铺,去外面做杂活度日。他们不是没想过去其他铁匠铺拜师当学徒,可整个宁江县谁不知道他家就是开铁匠铺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道理人人都懂。“王大叔,你现在还打铁吗?”林砚问。

提到打铁,王良一脸愁闷,叹息道:“偶尔打些农具,粗蠢无比,压根不能跟城里其他铁匠铺比。”

林砚点点头,打铁技艺其实不难,但真要打好,也没那么容易,他前世跟手艺最好的匠人日夜混在一起,从亲身尝试,到可以锻造一些简单的器具,就用了三个月之久,要想准确掌握火候,达到熟练的地步,没个两年三年是很难成事的。

“天下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林砚道:“大叔往后还想继续打铁,还是做些别的行当?”

王良道:“当然想打铁了,祖上的手艺在我兄弟二人手里失传,心里头不是滋味,可惜想也没用,总不能让我爹死而复生回来教我吧。”

林长安小声嘀咕:“也不是不可能……”

林砚深深的看了林长安一眼,后者忙是闭了嘴。

“我可以教你。”林砚道。

“噗——”林长安喷出一口菜粥。

林砚又瞪了他一眼。

“小恩公,您别开玩笑了。”王良憨厚的笑了:“您才多大,怕还没个大锤重。”

“你拿大锤,我拿铁钳和主锤。”林砚轻笑:“你若不信,我们可以试试。”

王良的笑容僵住,鬼使神差的,他领着林砚去了前面的铁匠铺。打铁炉平日封着,铺子也被隔出一半租给了小商贩做杂货铺。

将四处收拾干净,王良打着赤膊生起了火炉,拉动风箱,火势越来越旺盛,小棚屋内的空气顷刻间灼热起来,林砚也学着他的样子脱去了上衣。

林长安哪里吃得这种苦,没站多久便躲了出去。

王良骨架大,脱了衣裳才看出来,其实身上没什么肉,显然也不经常打铁,力气有限。林砚命他双手握大锤进行锻打,自己则左手握铁钳翻动铁料,右手握小锤一边引导王良锻打,一边修改关键位置,敲不动的地方就让王良代替。

王良不会打铁不等于外行,没几下便看出了门道,瞪着两个大眼盯住了林砚,自己揣摩了好几年,居然不如一个八岁孩子。

“看什么看,铁坯在我脸上吗?”俗话说“趁热打铁”,火候是最重要的,林砚凶巴巴的吼他:“打呀!”

王良从震惊中缓过神来,抡起大锤就打,不多时,一块方铁便打成了片状。

林砚用力挥舞着小锤,边敲打边说:“打铁其实没有多少名堂,无非是厚的打扁、短的打长、窄的打宽、圆的打方、方的打圆、齐的打尖、薄的打厚。”

他还没说几句话,就被灌了一嗓子烟火味,捂着嘴咳嗽了几声,才接着道:“难就难在选料和看火候,何时下料、何时加炭、何时淬火……都有讲究,这些,我能教你的不多,只能靠你以后自己摸索,得出经验。”

“哦……是。”王良愣愣的应着。

“别光嘴上答应,要记到脑子里!”林砚又吼他一声。

王良赶紧道:“记住了。”

铁块冷却变硬后,再放入火炉中煨红,经过反复锻打,一柄菜刀毛坯已初步成形,然后再冷打、淬火。

一柄未开刃的刀胚便打成了,只需打磨表面、开锋,便可拿去市面上卖,少说三十文一把。铁匠铺多是赚钱的,所以有“泥瓦匠干一天,不如铁匠铺冒股烟”的说法。

林长安听到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停了,便钻进来看,登时瞠目结舌,嘴巴张的可以塞下一枚鸡蛋。

“要不是我手生,还能打的更像样些。”林砚对自己的作品不甚满意。

“已经很好了!”王良道。

林砚揉着酸麻的手腕和手臂:“怎么样,现在信了吧?”

“信了信了……我跟你学,跟你学!”王良惊喜的双膝跪地:“小恩公……不不不,师父在上,受弟子一拜!”

言罢便磕了个头。

“起来吧。”林砚理所应当的受了这一拜,拍拍手上和裤子上的烟灰,大摇大摆的往外走。

长安震惊之余,还不忘追上去帮他套好衣裳,嘴上道:“外面冷,你这一身汗,要是伤风着凉了,你爹非骂我不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