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110)

作者:王廿七 阅读记录

得知妻子已经安排妥当,这才缓过一口气,层层卸去官袍,只觉得浑身酸痛,比打一场仗还累。

武官在京,比在边关镇守紧张数倍,时时绷着一根筋,生怕行差踏错,遗人话柄。

次日,赵祺果真来了。周绍北在前院见他,谈了几句,便觉得书香门第的孩子果真不一样,举止雅正端方,说话如溪水般涓涓润朗。

随即引他去正院见夫人,同样是儒雅大方,应对自如,他一向斯文俊秀,家世学问又好,向来往哪里一站,不说话都能讨得长辈们的喜欢。

周夫人自然满意,只是心底里生出一丝担忧,想到女儿大咧咧的性子,在脑子里想象两人站在一块儿的样子,怎么想都有些……滑稽。

她的背后是一道镂空雕刻的壁板,隐约有个人影晃动,是周藜坐在后头。坐是坐不住的,早想走了,所以动来动去,时不时发出些微声响,惹得周夫人牙有些痒,手也有些痒。

眼看快到正午,周将军夫妇自然要留赵祺用饭,赵祺也不推脱,大方应下。

一切都平静顺利,顺利的有些不真实。

直到赵祺起身去解手的时候,听到两个丫鬟在茅房后面躲着偷闲,嚼舌头聊天。

聊的是周家大小姐小时候的趣事,不知从哪里听来的,说小姐四五岁的时候,为了逃避缠足,爬到房顶上一夜都不肯不下来,最后是老太爷亲自上房顶抱下来的,以后谁也没敢再提给她缠足云云。

听得赵祺频频蹙眉。

回到饭桌上,顾忌礼数,又或是顾忌桌上她的七位兄长,客客气气的吃完了这顿饭。

作者有话说:

第56章 、行凶

赵府后宅, 赵家太太指着儿子骂了半个多时辰,才喝了口茶顺了气。

赵祺站在堂中,一言不发的盯着地板。

赵太太看着格外来气, 随手抄了一只橘子砸过去:“我怎么生出你这样的犟种, 这门亲事是太子妃亲自牵的线, 你说不行就不行?”

只听次子喃喃一句:“储君久病不愈,太子妃还顾得上说媒呢。”

赵太太实在没料到, 儿子能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 气的手脚发麻,骂道:“你要是活腻了,自己去跳护城河,别连累赵家满门!”

赵祺又成了扎嘴的葫芦。

赵太太气的直拍几案, 震得桌上的杯盏叮咣乱响, 她是世家出身的女儿,极少这般失态。

她说:“国朝没有哪条律法是要求女子缠足的,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世上的女子若都缠了足, 走不远跑不动, 何以维持生计?你夜以继日的读书,学的是哪家的圣贤道理, 因为一个女子不去缠足就嫌弃她?”

赵祺拧眉嗫嚅:“可官宦人家的女子哪有不缠足的?女子缠足,就像男子读书一样, 哪有什么道理可讲呀?”

赵侍郎散衙回府, 远远就听见母子俩起了争执,进屋先斥责了次子几句, 又问缘由。

“问你儿子。”赵太太一句多的话也不想说。

赵侍郎转而看向赵祺。

赵祺说明了来龙去脉, 赵侍郎怔了怔, 浅笑道:“周绍北是世袭军户,却也是读过书考过武举的儒将,怎么这般教养女儿?”

赵太太不可思议的看着丈夫,片刻她回想起来,府里有两个姨娘,一个姓梁,一个姓褚,褚姨娘进门的第二天,赵侍郎曾满面春风的对她说过:“褚氏比梁氏的脚足足小了一寸。”

那年次子不到十岁,一字不落的听到了耳朵里,赵太太觉得不好,当即打发次子出去,后来丈夫有没有再说过类似的话,她也记不清了,若是在前院里说的,她也不会知道。

可算知道源头在什么地方了。

当着儿子下人,赵太太不敢骂丈夫,一口气堵在胸口,当晚就病了。

纵使母亲病了,赵祺侍疾的时候,仍不肯松口。赵太太让赵侍郎管他,赵侍郎叫来次子,对他说:“娶妻娶贤,你真正喜欢什么样的,日后再纳进门来,她还能有什么二话不成?”

赵祺反问:“您怎么知道她没二话?”

赵侍郎笑道:“家里又不会短了她的吃穿,你母亲宽厚,也不会委屈了她,能有什么二话?”

赵祺想了想,摇头道:“我不是想纳妾,只是不想被人嘲笑娶一个大脚婆。”

赵侍郎说了句:“既如此,就随你吧。”

说白了,东宫病了两年无法入朝,赵侍郎并不会因为太子妃一句话,就去强按着儿子的头拜堂成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喜欢小脚女子,在外从不宣之于口,心里却引以为雅趣。

赵太太被他们父子气的连连咳嗽,一怒之下全撵了出去。

男人满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圣贤道理,却总是轻而易举的将“不欲”施与女人,哪怕是他们的母亲、姐妹、女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