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贵妃日常(344)
“好叫娘娘知晓,东宫里,淑妃已经刚过去好几位的庶妃。如今的东宫女眷多了,许是很快就能传出喜讯。淑妃求皇孙,这满宫上下人人皆知。”张昭仪感慨一回。
“就是要苦一苦太子妃了。”贾祤感慨一回。
“娘娘,也不能怪淑妃娘娘,真是太子妃的肚皮不争气。连生二女,东宫也难。”张昭仪有一点能理解钱淑妃。若是搁在钱淑妃的位置上,还真不一定能等到太子妃连生两胎。
民间小户倒也罢了,妻族势大,可能还忍一忍。可搁在皇家,还是搁在东宫。这东宫缺着继承人,这不是给燕王机会吗?
瞧一瞧现在的情况,燕王从征军前。还是在皇上跟前晃悠。
反正东宫急不急,张昭仪不知道。不过张昭仪替钱淑妃着急。
这不是让宋昭媛那一个贱人得意吗?
一想到燕王一旦立功,宋昭媛可能母凭子贵。光想想,张昭仪肝疼,疼得她一宿一宿的睡不安。
“是啊,都难。”贾祤感慨一回。
谁不难呢,宫廷里的女子们在斗盖场里,人人立争上游。
宫外的妇人们更难。要知道这一个时代里,在朝廷眼中男丁的用处更大。毕竟徭役兵役,全要男丁来服。
女子的用处,除了生育下一代还有吗?纳赋纳税,谁来承担。这自然是男丁们。
对于朝廷而言,他们根基在于纳赋纳税的人群。很现实的利益问题。
前世今生活了两辈子。贾祤得说一句,前世007再差,好歹还有职场可以当卷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为女子可挣钱,所以才能提自己做主这一个概念。
若不然呢,一切皆虚谈。
搁这一个时代里,女孩子在婆家娘家的地位都挺尴尬的。没有恒产,何来恒心。
想到这儿时,贾祤又想朝廷的均田。好歹如今总算有变化。
哪怕她这一只小蝴蝶煽了一下小翅膀。倒底还是皇帝用心出力的在推动。
打这,贾祤觉得皇帝都是一个好人。至于对于天下丁女而言,能得朝廷均田的福利,哪怕只有丁男的一半,那也是得了恒产。
“盼皇上出征顺利,盼大夏万年,盼大军万胜。”贾祤双手合十,她念叨一回。
这般感念一番后,贾祤对张昭仪说道:“本宫心底也就懂一个道理,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如今旁的不重要,就盼着皇上平安归来。若得大胜,更是朝廷大喜,我等宫中妃嫔一样大喜。”贾祤笑着对张昭仪说道。
“娘娘,您的话自然在理儿。谁不盼着皇上好,我等也沾光彩。”张昭仪一个膝下无嗣的妃嫔,她当然盼着皇帝好,更盼着皇帝长命百岁。毕竟一旦新君上位,张昭仪就是喘一口气活死人。
张昭仪这等享着一宫主位娘待遇的妃嫔,从来不会盼着皇帝不在了。
二人说说话,就把东宫的太子妃搁在脑后面。谁让大家伙不熟,利益又不在一个立场上。
后宫妃嫔们的站队,也一定遵从着利益的原则。张昭仪再恨宋昭媛母子,她也不会想着就站到钱淑妃母子那一边。
张昭仪不敢,因为她会站在并且金粟宫,这是皇帝的明示。再则说贵妃也接受了,想转投,那是自寻苦吃。
张昭仪能盼的就是钱淑妃母子给力一点。快快压下去宋昭媛母子。
宏武二十四年,季春临,姑洗月。
如今的宫廷内苑中,妃嫔们都低调许多。至少在贾祤眼中如此。
倒是太子妃如今更显得贤惠几分。哪怕在金粟宫里,贾祤都听到太子妃良好名望。
这里面谁出力最多,这简直不是傻子都懂。
贾祤跟身边的女史感慨一回。她说道:“太子妃如何经营贤惠名声,她也不容易。”
“娘娘,太子妃这般做法多聪明。许多人还是暗中皆有夸赞。”司马女史回话道。
这一个道理谁都懂,只是能做到的全是忍者神龟。毕竟要名声的话,在很多事情上就会束手束脚。
当然同时这也是一种保护。束着自己的手脚时,何尝不是又在约束旁人。
只是太子妃的做法,贾祤一个局外人也看懂。连续生下两位郡主,太子妃不奢求子嗣缘分。
这求一个好名声,也给两位郡主将来谋了良缘。
至于东宫如今求皇孙的是太子,是玉衡宫的钱淑妃。当然努力想升职的东宫庶妃们也在求皇孙。
就此时,司徒女史进殿内禀话。她福礼后,说道:“娘娘,宫外报喜,代王妃今日诞下一位小世子。”
“大姐姐膝下添一子,代王这一代有二位小郎君。此乃大喜。”贾祤觉得这事情确实是喜事。她当然也得替刚出生的小外甥备了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