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我不做大姐好多年(96)
“这得花多少钱?”刘启航看那么长的单子都心疼,不想大姐又拿出两张油票给他:“上次许暮春换的,这次一块买回来。”
行吧,大姐这也是为了让他们吃好,自己就跑个腿也没啥。就是大姐怎么知道县城黑市怎么走,还知道人家的暗语,这是个问题。
带着刘璃殷切的希望,刘启航使劲紧了紧自己的棉袄——大姐昨天晚上给他缝了个暗兜,让他把钱放到暗兜里,只留四块多钱在外衣兜。
当时他就想提醒大姐,对一般的农民来说,四块钱也不少了,丢了一样心疼。后来心里对比了一下大姐列的那张单子,和大姐塞进暗兜里的三十块钱,刘启航就没说出口。
看着少年削瘦的背影,刘璃自问是不是有点太狠心,最后劝自己,这是在磨练刘启航,让他长大后更有担当,才带着刘玲去李拴柱家继续做衣裳。
今天就剩下一点儿收尾的活儿,刘玲的紫花褂子已经做好了,王巧梅看着试衣裳的刘玲,笑着说:“别说,人家老董婆子的手艺就是好,咱们跟她一样下剪子,就剪不出人家这个样。”
刘璃开玩笑的说:“那是因为我们刘玲长的好看,穿啥都漂亮。”
“姐——”刘玲让她们两个说的有些不好意思,把褂子脱下来叠好。王巧梅看着她灵巧的把衣裳叠的板板正正,笑着对刘璃说:“你说的没错,刘玲是越来越好看了。”
王巧梅不是顺情说好话,而是刘玲真比以前耐看多了:原本毛燥枯黄的头发顺溜不少,梳成两个小细辫子,各扎一根蓝头绳,让人想揪一把。
脸上也有了点肉,不象原来大眼灯似的吓人。就连眼睛好象也比以前亮了不少,褪去了那股子呆劲,一看就是个机灵的小丫头。
是什么让刘玲有这么大的变化,王巧梅心知肚明,感慨的看了刘璃一眼,到底没把夸奖的话说出口——夸的太多了,让人觉得假。
“大姐,队长叔带着那个红小队找你呢,让你快点儿回去。”刘启晟突然跑了进来。
又是曹亮?刘璃想不明白自己跟他还能有什么交集,连忙跟王巧梅打声招呼,和刘启晟往家跑。等到了家才知道,曹亮这是又给她揽了活计:
县红小队收到红袖箍之后,没等到往各公社下发,先把县城的红小队武装了起来,被县革委会的宣传部门注意到了。
宣传部门的领导认为刘璃做的红袖箍大气、庄重,所以希望在年前,给所有县革委会工作人员也配备一条红袖箍,这样在大年初一向老人家早请示的时候,更显虔诚。
刘璃哭笑不得:“曹队长,县里有的是裁缝,做这东西比我在行多了。”找个人看看配色、量量尺寸,还用得着这么舍近求远吗?
曹亮挠了挠头,觉得自己的理由有点儿说不出口,可是对面的姑娘眼神晶亮的看着自己,似乎自己不说的话就不肯接这个活似的,只好实话实说:
“那个,我们家想把我调回县城,正好你会做红袖箍是我发现的,就想着,想着……”
刘璃一下明白过来,那个县革委会宣传部门的领导,一定是曹亮家亲戚甚至就是曹亮的亲爹,否则不会为了一个红小队费这么大工夫——以前可没见县革委会的人戴红袖箍。
“县革委会总共需要多少红袖箍,现在离过年可没几天了,我想找人帮忙都找不好找,总不能一直让人白帮忙。”刘璃暗示曹亮,为了自己早日调回县城,是不是考虑把补贴增加一点?
李拴柱这个老好人连忙说:“这是县里的任务,刘璃你放心,队里还是按一天十个工给你记。”
“革委会一共七十多个人,做八十条足够了。布我都带过来了,一共十米红布,四米黄布。”曹亮指了指已经放在炕上的布料,一副不做也得做的架势。
对熟手的刘璃来说,八十条红袖箍没什么难度,时间上也完全来得及,可是她就是不点头。曹亮快被她理所当然的劲头气乐了:
难怪老人家说重要的是教育农民,光看刘璃这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样,教育的路就阻且长。
算了算了,曹亮当然知道刘璃为什么这么需要补贴,从自己兜里掏出一沓粮票:“给。县革委会考虑到这次时间紧任务重,决定每条红袖箍补贴你半斤粮票。”
刘璃眼睛都快瞪出来了,当初给公社红小队做袖箍,这家伙才给自己半两粮票!
曹亮也想起了这个茬:“那个,公社红小队跟县革委会不能比,不能比。”说完邀功似的从脚边提起一兜东西:“这些,是公社给你的补贴,谁让你现在为县革委会工作,替公社争光了呢。”
网兜里有一个崭新的茶缸,两包红糖,最扎眼的是一块五花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