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拖油瓶(253)

作者:听金坎 阅读记录

“本来余薇薇是不让办事的,但许大宝奶奶还是有点心疼他,大吵一架后,才给弄了个那么小的花圈。”

再次叹了口气,郝佳玉摇了摇头,“真的是造孽啊,生了孩子不好好养,还不如不要生。”

赵合言听得也心情沉重,看时间不早,和郝佳玉约了时间后,先回去了。

第二天她和郝佳玉母女三人一起去的周家村,郝佳玉看他心急,把两个孩子放外祖母家里后,便带着赵合言去找人。

赵合言找了那么多年,从最开始的满怀希望,到后来一次次的失望,到现在不敢有期待,试图让自己平常心一点。

进入一个破旧的小院,郝佳玉喊了一句二大爷,屋里拄着拐杖走出一个佝偻着身子的男人。

“是……是佳玉啊,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您,顺便我这个朋友,想来问您一点事。”郝佳玉进屋给他们拿了凳子。

赵合言还没坐下,先拿出纸,递给二大爷看,“老先生,您看看,这个银锁您认识吗?”

“我看看啊。”二大爷把纸拿到眼睛前,看了又看,“你这银锁倒也没什么特别,我以前……咳咳……以前在村里收东西时,能看到好一些。”

“大兄弟,你光是给个画,我看不出有啥特别的,还有没有其他特征?”

“有的,这个银锁的中间还有一个赵字,是我拿小刀刻上去的。”赵合言那会带着妹妹,身上就那个银锁值钱,时常害怕银锁会被人偷了去无法证明,便用小刀刻了他的姓。

“二大爷,您仔细想想,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银锁,它对我很重要。”

“刻了赵字?”

二大爷拧眉看着赵合言,过了会,他突然敲了下拐杖,“我想起来了,还真收到过这样的银锁。你不说刻了字,我还真想不起来。”

“那年我去走村的时候,正好有人拿了这样的银锁问我收不收。当时我看到上面刻了字,觉得不能直接出手,便和那人压了价钱。”

听到这话,赵合言的手颤抖起来,他找了那么久,平城十里八村基本都去过了。

这还是,他第一次感受希望在眼前,却又不敢大声叫出来,生怕惊醒后发现是做梦。

“二……二大爷,您……您还记得,谁卖给您的银……银锁吗?”赵合言激动得口吃,弯着身子,紧张地看着对方。

“我年纪大了,又过去很多吗,你让我想想啊。”二大爷低眉思索,“是什么人呢?”

他一时真想不起来叫什么名字,只是脑海中有这么一个人的画面,“我记得是在徐家村收到的,至于是谁给我的,你让我再想想。”

第75章

在赵合言到周家村时, 另一边的徐瑶他们,天还没亮就起来,坐最早的农村客运进了市区。

这是徐瑶他们来随军后, 第一次进城买东西。

徐美珍和杨立廉带着四个孩子,下车后,除了杨立廉, 其他五个人多少有点晕车。

徐美珍站在路边,喝了一口水, 感叹道,“妈果然有先见之明, 这个路那么难坐, 以后没啥事, 我也不会再来了。”

“你再喝点水。”杨立廉在一旁拿着水壶, “确实是该修修路了, 年年都说要修, 年年都在拖,也不懂他们在干什么。”

徐美珍摇头说不喝了, 转头去看几个孩子, 杨望秋最有精神,杨守春还是老样子,瑶瑶和杨听夏则是恹恹的。

“你们怎么样,还好吗?”徐美珍问。

杨望秋最先接话,“下车后就舒服了。”

徐瑶深呼吸好几次,感叹交通便利太重要了,若是能把路修好, 开车的时间可以缩短一小时,“我也好多了, 车上味道重,下了车舒服。”

“听夏,你呢?”徐美珍看杨听夏的脸色不太好,走了过去。

“我……我下次也不来了。”杨听夏今天会出来,有一半原因是好奇,另一半是因为三弟拉着他,说三兄弟就要一起。

徐美珍拿了颗酸梅给杨听夏,“你含在嘴里,会好受一点。”

一家人里,只有杨立廉常来蓉城市区,徐美珍让杨立廉带路,他们今天的主要目的,便是去供销社买布和棉花。

虽说蓉城的冬天不如平城冷,但到了十二月,还是要穿棉衣。

家里的孩子们,一年比一年高,特别是杨守春,徐美珍得给他们做新衣裳了。

杨立廉走在前面,徐美珍走在后面,让四个孩子走在中间。

相对于平城而言,蓉城的市区会更多树一点,城里的小河也更多。

走了有二十几分钟,一家人才看到蓉城最大的供销社。

进去之前,杨立廉先和几个孩子约法三章,“谁都不许乱跑,要是再乱跑,以后都不要进城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