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海岛小油嫂(234)
陈玉蓉站起来,捶了捶腿说:“你们家还有烤炉?”
苏嫣说:“对啊,原来我家是苏联专家住的地方,这些东西都有的。”
小碗没吃过面包,好奇的说:“跟馒头有区别么?”
苏嫣说:“可以说就是国外的大馒头吧,一样都是小麦粉做的,只不过气孔发的更大些。你要是没吃过,明天就到我家去,我做给你吃。”
“好啊好啊。”小碗把最后一个玻璃罐刷完,甩了甩手说:“我早就想尝尝国外的大馒头什么味儿了。”
他们聊了一会儿,天上的星星出没的越来越多。
这是个爽朗的黑夜,薄薄的云彩从月亮上悄悄掠过,预示着第二天的好天气。
隔日早上七点,苏嫣一脸怨念的被方应看叫起来。
“为什么礼拜天还要早起。”她披头散发的坐在厨房,手边一碗大碴子粥,一个芹菜包子。
方应看坐在她对面,欣赏着迷瞪瞪的小媳妇慢吞吞的吃早餐。
他已经运动完,还去食堂买了早餐回来。精神抖擞地说:“跑步的时候看到有卡车进到咱们工人村,已经有不少人到供销社排队去了。”
“什么?!”苏嫣迅速加快早餐速度,脸蛋跟仓鼠似得吃的鼓鼓囊囊:“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方应看起来给她找外穿的衣服,头也不回地说:“早说有用么?”
“......”苏嫣咽下包子,小声嘀咕:“没用。”
大冬天她是真的很想在被窝里待上一整天,这可是天大的幸福。然而这边物资匮乏,自己不做好过冬的准备,只能看着别人家吃糠咽菜。
为了方便放东西,方应看把三轮车的车棚取下来。他们小俩口还没到供销社,苏嫣坐在车后面就看到长长的队伍从供销社门口排到外面的小路来。
“怎么这么多人啊?”苏嫣从车后面跳下来,赶紧往队伍后面跑。
“小苏!”
苏嫣站在队伍后面,很快又来了两位同志排在她的后面。苏嫣听到有人叫她,往前面看到钱大姐和朱谷粒俩人正在排队。
钱大姐往前面指了指,苏嫣摇摇头说:“算啦,我就排这里。”
钱大姐和朱谷粒早上六点就到了,排的位置比较靠前。她们前后排队的人想必也是差不多时间到了,苏嫣不好意思插队。
方应看把三轮车停好,站在苏嫣旁边帮她挡着风。
苏嫣戴着口罩,说话的声音闷闷的:“也不知道我妈跟小碗来了没有?要是来了,咱们帮她们一起把东西拉回去。”
方应看前后看了看,正巧看到苏智和小碗一起过来。他们没有三轮车,就在自行车的后面夹了个扁担,一边挑着一个空箩筐。
他们之间就隔着两个人,说话也方便。小碗说:“妈今天早上有点头疼,我俩就没让她来。摸了摸也没发热,应该就是昨天洗罐头瓶吹到风了。”
“那买点头痛药回去,她硬扛着多难受。”苏嫣从兜里掏出五角钱,递给苏智说:“医务所就在前面,你去吧。”
苏智接过钱,走到自行车边上把扁担抽出来,又把箩筐提到小碗脚边说:“我买完就给咱们送药,完事我过俩,你把箩筐看好了。”
苏智骑着自行车往医务所去,苏嫣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说:“家有小弟初长成啊。”
方应看也点头说:“感觉上学以后懂事不少。”
他们跟着队伍排了一个多小时,前面的人买的冬菜不少,不是挑着扁担就是拉着小板车,也有骑三轮车过来的。
苏嫣虽然穿的是棉鞋,还是觉得自己像是站在冰上,冻得脚不停地跺着。
方应看把她围脖松开,重新系,将她的棉帽、嘴巴和脖子全都裹了起来。
苏嫣双手拢在棉袄袖子里,小脸冻得发白。
她声音闷闷地说:“这也太冷啊。你要说马上就下鹅毛大雪我也信了。”
前些天下了两场雪,气温降的不厉害。这两天每天早上起来,苏嫣都感觉比前一天冷上不少。
方应看说:“前几天还是零下三度,今天报纸上写的是零下十五度。”
苏嫣闭了闭眼睛,内心无比的苍凉。没有电热毯、电暖风扇、暖手器...甚至取暖只能靠炉子...
苏智给陈玉蓉送完药重新回来,到了队伍边上,皱着眉头说:“怎么前面还有那么多人。”
说着,他从兜里拿出一个装满热水的药瓶塞到苏嫣手里说:“咱妈听说人多,怕你跟小妹冻坏了,让我给你俩一人带一个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