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不做太子妃+番外(83)
沈冒:“这把刀给你,上头吃了不少血,鬼见了都害怕,你带着防身。”
李氏招手:“大郎,你别吓着三郎,他自小没碰过这些东西。”
沈从山也道:“那么沉的刀,你叫他怎么拿?”
沈澜却双手接过,宝贝似的握在掌中,十几斤重的刀,顶端刀刃有些卷,是陪伴大哥最长的一把刀了。
“三郎谢过大哥。”
沈春黛便也送上自己的礼物,将绣好的香囊拿过去,还有几条巾子扇面,小姑娘泪汪汪地喊了声三哥,沈澜接过来,摸摸她的小脑袋:“谢谢四娘。”
沈春黛跑去沈萩身边,偷偷抹泪。
“小萩,你的礼物呢?”沈冒哑着嗓子开口,说完便不好意思地啜了口茶清喉咙。
沈萩递过去一卷画,沈澜不解。
“打开看看。”
墨卷一点点展开,沈澜的表情也变得越发惊喜,图中所绘乃是航道舆图,主支流划分清楚,就连各方码头也都精细绘制,笔墨深浅不一,看得出花了不少时日准备。
这种舆图对于旁人或许无足轻重,但对于商户而言称得上必不可少。
沈澜抬眼:“二姐亲手画的?”
沈萩点头:“希望能在你那儿派的上用场。”
这份情谊,沈澜不知该如何回应,拱手作揖后,小心翼翼卷起来放回绢袋中。
上元节的热闹仿佛还在耳畔,转眼便来到正月下旬。
朝堂上因傅英辞的弹劾而再度掀开波澜。
扬州盐商杨明风与昌南侯的事被推到明面上,一时间舆论四起,不仅仅是昌南侯被弹劾,连同去年的巡盐御史,盐茶道上官员皆被波及。
傅英辞奏疏中言,道国库收缴的盐税且不如昌南侯七成,由于杨明风谄媚讨好而获得两淮地区几乎八成盐引,其他盐商只掌握两成,便是剩下的两成想顺利销完,也得在杨明风眼皮底下交易,盐中利益丰厚,昌南侯为此用了不少手段垄断。
杨明风每岁都会在钱庄存钱,而昌南侯隔期便会取出,存入私库当中。
昌南侯亦是百年勋贵门户,一旦要查,势必撼动良多。
朝中既起风波,便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昌南侯见状,撸起袖子要自绝于华表柱上,以此证明自己的清白。
他这般决绝,在场官员亦不好逼之过甚。因着前几回傅英辞的疯狂弹劾,果真印证了真相,故而此次好些人都抱观望态度,再不似从前那般排斥。
陛下表面安抚昌南侯,散朝后又立时召见刑部和大理寺官员,着其立刻调配人手前往两淮地区,暗查盐税之事。
鉴于此,霍行很是春风得意。
昌南侯不仅是老勋贵,更是外戚,他的嫡子娶了贵妃的妹妹,也就是霍辉的姨母。若昌南侯出事,霍辉便会彻底倒台,毕竟钱没了,便什么都没了。
昌南侯之所以捞的畅通无阻,好些被打点的官员看的便是霍辉的颜面。
在霍行回京前,他们都认为霍辉会成为绝对继任者。而现在,一切都不同了,朝上局势有了更加微妙的变化,曾经摇摆不定的渐渐向霍行靠拢,只有卢家嫡系仍坚定不移地支持霍辉,只要再昌南侯之事后再添把火,霍辉将四五葬身之地。
东宫和别院在二月初异常忙碌起来,随着巡盐御史的返京,昌南侯府犹如热锅上的蚂蚁,自顾不暇。
在沈府和靖安侯府婚事准备的如火如荼时,迎来了昌南侯府的塌台。
昌南侯被关押至刑部大牢,由太子监审,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协理审核,侯府财产悉数抄没充公,男丁女眷一律发卖为奴,据说抄出来的家产足足运了两日,国库霎时丰盈。
更何况盐商杨明风,判了个斩立决,家眷流放岭南,资产充公的同时,那十几处宅院也被转卖出去,钱银陆续运抵京城。
傅英辞对此浑不在意,仿佛与他毫无关系,傅三和傅四说起百姓驻足围观昌南侯府抄家的阵仗,他便就坐在案前,神色如常地书写下一封奏疏。
“世子爷你是没看见,昌南侯当时站都站不住,是两个护卫架着观抄的,金子银子且不用说,珠宝字画便有三大车,昌南侯只一个嫡子,他要这么多钱银作甚,这倒好,全没了。”
傅四笑:“他是没了,国库充盈了。”
傅三咂舌:“听闻大皇子府也不大好,昌南侯的儿媳去大皇子府求救,被挡在门外,那妇人当街撒起了泼,闹得沸沸扬扬。”
傅英辞闻言停笔,抬眸。
这倒是新鲜,昌南侯的儿媳不就是贵妃的妹妹吗,她是高门贵女,还能做出此等泼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