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小神棍(53)
要怪就怪他那个混账儿子,说什么打死都不做木匠,木匠怎么了,士农工商,做木匠总比做商人强!
要说也是一物降一物,李茂根身为家中独子,李老汉把他看得比命根子还重,偏偏养成了混账性子,对家里的木匠手艺嗤之以鼻,成天拿着父母的血汗钱花天酒地,不但喝坏了身子,生不出孩子,还坏了名声,这十里八乡哪有好人家的女儿愿意嫁给他。
当时说起娘家的事,李秀娘还特意在孩子们面前感慨了一句:“这男人跟女人差不多,作风不好都会被人嫌弃的。”
三兄弟们懵懵懂懂,只有三丫,促狭地问她娘怎么个生不出孩子法,被她娘抻了下脑门,不说了,还是三丫主动求饶,她才继续说了下去。
这事儿发生在哪个人身上都是丢脸的事,李老汉差点儿把李茂根的腿打断了,她外大母更是愁白了头,但日子还得过,眼见李茂根岁数一年比一年大,总不能打一辈子的光棍,只好重金托媒人办事,这才娶到了孙九娘。
要说这孙九娘,也不是寻常人,她在城里的大户人家当了好几年的烧火丫头,心眼活泛,偷着学了厨房里的一身本事,后来不知怎的,被那家人赶了出来,这才在媒人的牵线下当了三丫舅母。
孙九娘也知道李茂根是个浑人,但还是同意嫁了,她手段高超,成婚没几天就将丈夫拿捏住了,不但同意搬出村子去城里做生意,还答应去她娘家抱养一个男娃过继,把李家二老气得差点儿没背过气去。
这抱养的男娃正是刚刚摔碗而去的那小子,名唤李泽睿,虽然排的是李家字辈,却没上李家族谱,这点李老汉耿耿于怀,对这个没血缘关系的孙子更是亲近不起来。
至于李茂根,对这个儿子倒是不错,他要什么就给什么,惯成了一副霸道性子,这个家里,也就只有孙九娘能管教他,可惜,孩子越大越不好管,渐渐的,连她的话也不管用了。
眼见父女俩要吵起来了,孙九娘赶紧出来打圆场:“都是一家人有什么生不生气的,姐夫一家大老远过来,想必饿了,快吃饭,我再去添几个菜。”
“不用麻烦了,这些已经够吃了,九娘你也坐,我正有事想跟你说呢。”李秀娘让三丫坐在凳子上,招呼孙九娘过来。
闻言,孙九娘看了眼她旁边的三丫,赶紧坐了下来,一边给小姑娘添饭夹菜一边问:“什么事儿啊?”
一大家子人都坐在饭桌上吃了起来,李茂根招呼王大贵喝酒,气氛总算恢复了正常。
李秀娘看了眼闺女那被菜堆成小山的饭碗,连忙叫住她舅母:“再添下去,要倒了。”
“行行行,三丫想吃什么再告诉舅母啊。”孙九娘放下筷子,看向李秀娘:“姐,你刚刚要跟我说什么啊?”
上次去她家的时候,她就跟这个大姑姐透露过想合伙做生意,让三丫再想个吃食方子出来,铺子的经营则交给他们,完了四六分成。
可惜,她大姑姐当时没答应,否则,他们的生意说不定真能做到江宁郡去。
她还以为大姑姐想通了,要答应了呢,没想到却是别的事儿。
“你说这几天有没有商船来啊,好像有吧,”她想不起来了,转而问李茂根:“当家的,你不是有几朋友在码头上当什么脚夫头儿吗,你问问他这几天有没有过往的商船。”
“我待会儿问问去。”李茂根一口应下,转而问他姐:“姐,你要去买什么吗?”
“想去买点香料,顺便给孩子买点果子吃。”自从她向孙九娘取了经,学了一些厨房手艺,便明白做饭除了原料要好,各种香料也得用上,同一盘菜,同样的做法,用了香料和不用香料,味道相差太多。
很多种香料都是经过商船传过来的,本地根本没有,但去专门铺子买,价格差了一大截,因此,许多人都希望能赶上过往商船靠岸,会有专门的水集,在那里买能便宜许多。
但这得提前在码头守着,水集一般时间很短,得赶在官府的人来之前结束,否则,还得再交一成漕运税,这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若有认识的人在码头上做活就方便许多,像刚才去的表姑家,她丈夫在码头干脚夫,时常能买到实惠的水果,这些要么是压坏了的,要么味道不佳,专门卖给普通百姓的。
饭桌上还算热闹,孙九娘的手艺自然不用多说,即便是家常便饭,三丫吃得也有滋有味。
见闺女吃得欢实,李秀娘高兴的同时,又有些发酸,她平时做的饭菜跟人家做的比起来,差距真有这么大吗?
吃完饭后,李茂根便出门问他那个朋友去了,李秀娘帮着一起收拾碗筷,让爹娘顾一下孩子。